妇科病爱问知识人
发布时间: 2022-11-19

ak47
[先知]当痛经发作时,你会痛苦不堪,然而发作过后,你是否因太忙而忽略,或因别人的某些“经验”而不在意?下面几介绍几个妙方让你远离痛经
  1、玄胡益母草煮鸡蛋 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鸡蛋2个。将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左右即可饮汤,吃鸡蛋。功效 具有通经、止痛经、补血、悦色、润肤美容功效。
  2、乌豆蛋酒汤 乌豆(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100毫升。将乌豆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功效 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型痛经,并有和血润肤功效。
  3、姜艾薏苡仁粥 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同煮至熟。功效 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4、益母草香附汤 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将葱白拍烂,与鸡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饮汤,食鸡肉。功效 适用于痛经,并能光艳皮肤。
  5、山楂桂枝红糖汤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功效 具有温经通脉,化瘀止痛功效。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者。
  6、姜枣红糖水 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功效 具有温经散寒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及黄褐斑
  7、姜枣花椒汤 生姜25克,大枣30克,花椒100克。将生姜去皮洗净切片,大枣洗净去核,与花椒一起装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汤。饮用,每日一剂。功效 具有温中止痛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并有光洁皮肤作用。
  8、韭汁红糖饮 鲜韭菜300克,红糖100克。将鲜韭菜洗净,沥干水分,切碎后捣烂取汁备用。红糖放铝锅内,加清水少许煮沸,至糖溶后兑入韭汁内即可饮用。功效 具有温经、补气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并可使皮肤红润光洁。


引起痛经的原因
 内分泌失调或精神紧张,感觉过敏。
 身体素质差,健康状况减退。
 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口或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顷屈。
 子宫内膜整块脱落,以致经血潴留,刺激刺激子宫收缩。
 子宫内膜碎片和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异常增高,引起子宫肌和血管痉挛性收缩。
※※【长义堂说】凡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小腹及腰部疼痛和其它全身不适,以致影响工作和生活的,称之为痛经。痛经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有人痛经只是有点隐隐的疼痛,并不影响工作或生活,这样的情况可以不必在意。有的人痛经发作起来特别的剧烈,可以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手足冰冷、出冷汗、全身无力,甚至昏厥,这样的情况就要到医院去看医生,不必忍痛。所以对于痛经,不可大惊小怪,也不要毫不在乎,只要痛经影响了你的工作和生活,就应该引起注意。


痛经的防治方法
 经期要注意寒冷刺激在月经期,如果冒雨涉水、坐卧湿地、下水游泳都可感受寒冷之邪,使子宫受收缩,,出现小腹冷痛。所以,妇女在月经期要注意保暖以防治经痛之症。
 学会自我控制情绪敏感、恐惧、紧张的心理,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子宫过度地收缩,因而痛经或使痛经症状加重。所以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控制和合理发泄自己的情绪,以有利于痛经的防治。
 防止房老过度房劳过度或房事不注意卫生,都是导致痛经的主要因素,所以,在经期要注意休息,禁止房事。
 注意休息经期不可从事繁重的家务活,也不宜做过重的体力活,要注意休息
※※【长义堂说】防治痛经不单单是妇女的事,妇女的这点特殊生理现象需要家庭和社会来关心,只有家庭和社会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把妇女的这点事重视起来,妇女才会真正的注意起自己的经期卫生来,才能有效地防治痛经的发生。


痛经的饮食调理
 合理营养,补充维生素E类食物合理营养就是要求食物中应该含有机体所需的一切营养素,不偏食。因为维生素E有维持生殖器官正常机能的作用,所以,痛经患者应多吃其含量多的食物,如谷胚、麦胚、蛋黄、豆、硬果、叶菜、花生油、香油等。
 忌食生冷寒凉食物各类冷饮、各种冰冻饮料、冰镇酒类、生拌凉菜、螃蟹、田螺、蚌肉等食品,经期皆不宜吃。
 忌食酸涩食物酸涩食物不利于经血的排出和畅行,痛经患者应忌食。酸性食物包括米醋、酸辣菜、泡菜、石榴、杨梅、草莓、杨桃、樱桃、酸枣、芒果、杏子、李子、柠檬等。
 忌食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对有些人会导致盆腔充血、炎症,或造成子宫过度收缩,而使痛经加重。所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葱、姜、韭菜、烟、烈性酒及辛辣调味品等,痛经病人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
 辨证食疗应该根据痛经的不同中医证型,选用相应的食疗食物。如寒凝气滞的要吃羊肉、狗肉、栗子、荔枝、红塘、生姜等;气滞血瘀者,要吃活血通气的药物,如芹菜、荠菜、菠菜、香菜、空心菜、胡萝卜等;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的人要多吃些补气、补血的食物,如鸡、乌鸡、鸡血、猪瘦肉、猪肝、牛肝、羊血、鹿血、蛋、奶、鱼、桂圆、大枣、桑葚等。
※※【长义堂说】痛经的人一定要注意生活的调理,在调理生活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饮食的调理。调理饮食既有一般的规律,也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制订具体的方法。如果条件具备,如果你想把痛经的饮食调理的很像会事,那么,你最好请一个专业医生为你开一个食疗处方,这样就会有好的效果了。



痛经的简便疗法很多。

(1)外治法

 月经前3天,用胡椒粉3克,醋调为糊状,等分2。取胶布2块,将胡椒粉糊置于胶布中,贴双侧涌泉穴,按摩10分钟。

 经前3天内每晚用双手重叠,掌心向下压于小腹正中,作逆时针旋转揉摩10分钟,同时从小腹至脐部反推30-50次。

 用艾叶50克,胡椒10克,陈皮20克,焙黄为末,加白酒少许,纱布裹,睡前放于脐下3寸处(关元穴),上压热水袋,具暖肾湿经止痛之效。

 临睡前将双手心反压于双侧肾俞穴位上,立即会感到暖烘烘的,然后仰卧10余分钟,双手轻轻颤抖、揉按,达温肾调经止痛之功效。

 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茴香15克,元胡15克,4药共研细末,用黄酒适量热敷于脐部;宜用胶布固定,冷后可再炒熨敷,以不烫伤皮肤为度。本法治寒湿凝滞痛经。

 鼻嗅法 取川芎、草乌、香附各0.5克,研末,绢包塞入两侧鼻腔10-20分钟,即可止痛;持续10分钟后将药取出,一般1-3次即可。

 发泡法 取台麝0.3克,置脐部,上盖槐树白皮炙,脐部可起一泡,现在即愈。

食盐250克―500克、葱白250克、生姜200克(切碎),上药共烘热,装布袋中,温熨下腹部,用于寒湿凝滞的痛经。

 王不留行放在香桂活血膏上贴三阴交、关元、气海,每日换1次,经前2-3天感到略有隐痛即贴;对部分患者有预防作用。

(2)食疗法

 益母膏 经前后腹痛,均可用益母草2斤煎成膏,于行经前3天起每次吃1匙,每日两次,早晚空腹吃。

 生姜 经痛有寒性症状,如四肢发冷,面青唇白时,可用生姜加红糖煎服。

玉簪花 无论何种痛经,可用玉簪花20克,红糖25克,煮鸡蛋3枚吃,每日一次。

牡丹花根 月经不调又有痛经者,可用红牡丹花根煮甜酒糟吃,每日一次。

 鳖鱼 常食鳖鱼治痛经,对散散瘀块有效。中医书上介绍痛经淤血的药方,用鳖很多,但进服时,须按病情配合其它药品,所以需由医生诊断处方,才能适合病情,收到功效。

(3)茶疗法

 痛经茶 由香附10克、乌药10克,延胡索10克、肉桂3克组成。凡因外受寒湿、气血不足或情志不畅等因素,引起月经前或行经时小腹隐痛、时感胀满,或时感小腹阴冷,待热则舒者,可取上药研碎成末,以沸水冲泡代茶,每日2剂,连服3-5天。本茶方温经、理气、止痛作用较强。

 调经茶 由当归60克,川芎10克,益母草45克组成。凡经行腹痛,月经量少而不畅者,可取上药研碎后,以沸水冲泡或加水稍煎煮,代茶频饮,每日1剂,连服5天。本茶方补血、调经、止痛作用强。

 活血茶 由红花5克,檀香5克,绿茶1克,赤砂糖5克组成。凡月经量少,小腹胀痛,经色紫暗有块者,可先将红花、檀香研碎后与绿茶稍加煎煮,加入赤砂糖后饮服,每日1-2剂,连服3-5天,全方性味偏于甘温,具有显显的活血、化瘀、止痛作用。

 月季花茶 由月季花10克、红茶1.5克,赤砂糖25克组成。凡月经前1-2日或经期微有小腹胀满隐痛,经量较少者,可在月经来潮前3-4天取本茶剂,以沸水冲泡代茶饮服;连续服用1周左右,往往可收到理想的疗效。

 备附9克,乌药9克,元胡9克,肉桂3克,细辛3克,共研粗末,水泡代茶饮。用于寒湿凝滞痛经。


回答 2008-05-2716 42共0条评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