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 2022-11-19

癌性疼痛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癌性内脏痛具有如下的特点:

①癌性内脏痛的基本原因是由于肿瘤的直接侵蚀或压迫;

②疼痛常伴有其他部位的牵涉痛;

③疼痛部位大多不太明确,范围较广泛;

④疼痛常可引发较强的自主神经反射和骨骼肌痉挛。

当肿瘤病人肿瘤部位出现疼痛或其他部位有疼痛时,首要的问题是明确疼痛是否由肿瘤引起:

1.乳腺癌 原发肿瘤部位的炎症反应,胸臂的局部浸润,肿瘤破溃及破溃后感染都可出现疼痛,腋窝转移致淋巴回流受阻,手术损伤腋淋巴系统都可引起手,臂,肩及背部的肿胀疼痛,乳癌骨转移或其他脏器转移都可引起相应部位疼痛,骨转移引起高血钙可诱发腹痛。

2.肺癌 肺癌早期可出现四肢关节疼痛,肺癌侵及胸膜可引起胸痛,骨转移引起骨痛,颅脑转移引起头痛,肺尖部癌瘤侵及或压迫臂丛神经或交感神经,可出现严重的肩,臂痛和Horner综合征。

3.胃肠癌 胃癌可出胃痛,胃癌及肠道肿瘤出现肝或腹腔淋巴转移,可出现腹及腰背痛,肠道肿瘤出现局部溃疡,炎症可有腹部疼痛伴大便异常,肠道梗死可引起肠绞痛,如病人出现日益加重的持续性腹痛,应首先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胃肠道肿瘤多见于老年人,其主要症状是经常便血和并发贫血,往往影响正常的循环功能,诱发心绞痛或间歇性跛行,或因肠系膜缺血出现肠绞痛,胃肠手术后发生肠梗阻,肠粘连,也可出现腹部疼痛。

4.食管癌 食管癌患者因局部溃疡,炎症可出现胸骨后烧灼性疼痛,伴有进食阻挡感,偶可出现胸背痛,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可因放射损伤引起胸背部放射性疼痛,此种疼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

5.脑瘤 长期头痛伴有恶心,呕吐或弯腰时因颅内压增高使头痛加剧,应考虑脑瘤的可能,脑瘤放疗后出现脑水肿,也可引起头痛。

6.其他 宫颈,宫体癌可出现会阴部及大腿内侧疼痛,口腔肿瘤可引起口腔,耳根部疼痛。

治疗前要有完整的病历,要根据病人主诉及全面体检,了解病史要全面,包括:

1.疼痛的部位 要求病人用手指出疼痛的部位。

2.疼痛的性质 这样可以明确内脏痛还是躯体痛。

躯体痛:一般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痛的部位明确,性质为针刺样痛,跳痛,刀割样痛等,常见癌组织压迫或侵及邻近的软组织,血管或骨等。

内脏痛:发病因素源于胸,腹,内脏器官,定位不明确,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大汗淋漓等,性质为急慢性钝痛,绞痛,胀痛等,可放射到远处的体表即牵涉痛,常伴有各系统症状,常见于癌肿压迫血管,神经,筋膜,肠管引起脏器缺血,侵及胸,腹膜,肝,胰转移引起包膜紧张等。

神经痛:由于外因及中枢神经受到损伤引起,性质为持续钝痛伴短暂,严重的烧灼或触电样感觉异常,如皮肤麻木,针刺或蚁感,可有神经功能障碍。

暴发性痛:病人突然出现剧烈不可忍受的疼痛,并伴有其他症状,常见如肝癌破裂,胃肠穿孔和脏器扭转等。

3.疼痛的程度 让病人自己用语言表达轻度,中度及重度痛。

4.影响疼痛程度的因素 如胸膜受侵时,咳嗽会使疼痛加剧;骨转移病人,活动及压迫时疼痛加剧;消化系统受侵时,会影响病人进食或进食时疼痛加剧。

5.了解病人疼痛对日常生活影响情况 如饮食,睡眠,日常活动受干扰情况,以及接受止痛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

6.了解病人的既往史 尤其对综合医院接受的病人,医生往往会忽略病人的肿瘤病史,以免肿瘤病人使用应禁忌的治疗方法,如对肿瘤部位进行理疗,针灸及封闭等,这样加剧疼痛,还会促进肿瘤的转移。

7.了解疼痛与肿瘤发病的时间关系 这样可排除肿瘤原因,有利于鉴别诊断,如长年的风湿,类风湿,痛风等。

8.了解与抗肿瘤治疗的时间关系 这会帮助了解疼痛是肿瘤引起还是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引起。

通过病人的主诉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尽早发现病情发展情况,了解疼痛原因,另外,这也是对病人的一种精神安慰,能起到心理治疗作用,体格检查很重要,这样可发现某些疼痛原因,如肿瘤,褥疮,皮肤坏死等。

了解病史及物理检查以后,要借助现代仪器对癌性疼痛原因进行确诊,应当注意的是:检查结果为阴性并不等于病人没有肿瘤复发或转移,也不能因此而否认病人有疼痛,总之,肿瘤病人出现疼痛首先考虑肿瘤原因。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