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处理毛囊炎系化脓性球菌
发布时间: 2022-11-19

  毛囊炎系化脓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围,局限于毛囊上部的炎症,分为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种,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发于头部、项部。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不留痕迹。皮疹数目多,但不融合,自觉瘙痒或轻度疼痛。毛囊炎好发于成人的多毛部位 小儿则多发于头发部位,愈后可留下小片秃发。患者要避免物理性刺激,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酒类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原菌主要是葡萄球菌,不清洁、搔抓及机体抵抗力低下可为本病的诱因。根据皮损与毛囊一致,好发于头、面、项、胸背部,有小脓点等特征,可诊断毛囊炎。治疗可选用抗生素,或局部外涂碘酊等。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ldquo 发际疮&rdquo 生于下颌部者称&ldquo 羊须疮&rdquo 、&ldquo 须疮&rdquo 、&ldquo 燕窝疮&rdquo 发于眉间者称&ldquo 眉恋疮&rdquo 发于臀部者称&ldquo 坐板疮&rdquo 等。本病之病因病机为内郁湿热火毒,外受风邪相搏而 成,或兼暑热之毒,排泄不畅,湿热不得外泄,阻于肌肤而发。治宜清热解毒、利湿祛风。

(实习编辑 邵蕊蕊)

更多精彩文章推荐

供暖期谨防&ldquo 暖气病&rdquo

秋冬季老年人需防三大疾病

秋季预防关节炎保暖要当先

最简单疾病好用的蜂蜜食疗方

盘点可帮你御寒的食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