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学说当代中医藏象理论的反思
发布时间: 2022-11-19

我国传统医学中最早明确提出“藏象”概念中医第一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医中之圣东汉长沙太守张仲景继承创新乃撰《伤寒杂病论》演绎成六经六节藏象系统模式
当代中医教材撷取《内经》五行框架五脏为中心五行类比归纳推演而成行藏象理论迄已数十载师徒相授固执不变先师许济泽曾著《六经藏象系统研究》一书1984年内部版认为即使只“说理工具”或一种“框架结构理论”六经藏象系统也比五行藏象系统精深博大更为完美
六经藏象系统六元六气六节为本虽然说“事物总一分为二”但“阴阳者一分为三也”《十三经注疏》语
太极生阴阳两仪阳一分为三则少阳太阳阳明;阴一分为三则太阴少阴厥阴阴阳生长极尽阴阳开枢阖六六之节本标中见即中气中介形成三极规律六经六气上下升降六经六气表里出入境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其要素结构井然有序其功过程层出不穷
六经藏象源本于六气六节藏象由于人体脏腑经络为中心经络又最富中医特色合理内核加之六经具有最大抽象性三阴三阳命名既涵括了中医理论核心的阴阳学说又够密切地与脏腑经络学说相衔接所称为六经藏象系统再也确切不过了
读《素问》的人都知道《内经》曾把心看成阳中之太阳谓其通于夏气;肺为阴中之太阴通于秋气只太阳又称巨阳为阳气盛长之象怎么又有太阳寒水之称?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天为燥地为金肺太阴之属如何又有阳明燥金之谓?古代哲人真那样幼稚那样随意?众所周知的中国古代的气数术数的精深思辩至今依然令人惊讶与尊崇!
《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等等六气为本;本之下中之见;见之下气之标太阳少阴从标本标为主;阳明厥阴从中见;少阳太阴化生于本高下相召阴阳相错升降相因太阳标阳本寒而中见热阳明标阳本燥而中见湿少阳标阳本火而中见风;太阴标阴本湿而中见燥少阴标阴本热而中见寒厥阴标阴本风而中见火
《素问?五运行大论》认为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数推象之谓也;夫数之可推者人中之阴阳也表明人身藏象阴阳具体的实的
如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手少阴心血脉舌等构成心太阳寒水藏象系统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手太阴肺皮毛鼻等构成肺阳明燥金藏象系统足少阳胆手少阳三焦手厥阴心包腠理咽等构成胆少阳相火藏象系统足太阴脾手太阴肺足阳明胃以及大小肠四肢肌肉口唇等构成脾太阴湿土藏象系统足少阴肾手少阴心足太阳膀胱骨髓耳二阴等构成肾少阴君火藏象系统足厥阴肝手厥阴心包足少阳胆筋目等构成肝厥阴风木藏象系统这样太阳少阴寒热相遘阳明太阴燥湿相临少阳厥阴风火相值――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不难看出三阳各藏象系统二腑经一脏经二手经一足经二阳经一阴经;三阴各系统二脏经一腑经二足经一手经二阴经一阳经
三阳经上下手足腑经相连各以表里相合的手脏经为中见;三阴经上下手足脏经相连各以表里相合的足腑经为中见三阳经各以手经脏器为主导器官;三阴经各以足经脏器为主导器官言心藏象即指太阳寒水藏象系统言阳明经即指肺燥金藏象系统
特别指出中医的器官组织与西医同而中医的生理系统由阴阳经络组合则与西医不同;六经藏象以脏器为中心与五行藏象同而六经藏象系统既由表里经络又由上下经络组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则与五行藏象系统不同
六经藏象系统中表里脏腑经络和上下手足经脉做为内部联系也即本质规律调控着各系统的器官结构性功和藏象综合性功
脏腑经络表里联系控制气血出入脏经贮藏精气腑经排泄化物为阴阳对立运动过程;
手足经脉上下联系控制水火升降寒热相错燥湿相临风火相值为阴阳互根平衡过程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太阳经为通体之巨阳因此六经藏象系统太阳经藏象系统总控下发生升降出入开阖枢平衡运动各藏象系统的脏腑经络自发主体性功又与他经的脏腑经络互相调节发生整体性功表为三极阴阳基本规律的人体生命象
六经藏象的结构功性规律可以从各系统病理生理状态下及辨病辨证论治中得到进一步论证
心为太阳经藏象系统主导器官心藏神主血脉其“藏神”的内涵除了通常所谓心与脑的关系外更直接也更重要的于其心脏传导系统的自律性窦房结等特殊心肌组织的固有激动性《灵枢?本神》谓“心藏神脉舍神”的确通过代科学技术找到解剖学的基础――窦房结大量固有结细胞围绕窦房结动脉窦房结动脉与窦房结结构上极其相近――窦房结动脉进入窦房结后即失去外膜固有结细胞代替了外膜因此窦房结可视为窦房结动脉增厚的膜壁“两精相搏谓之神”有着双重含义一方面心肌自律性继承了生命的基因遗传;另一方面心肌自律性有赖于肌凝蛋白-肌动蛋白肾上腺素受体-乙酰胆碱受体及G蛋白离子通道肌膜ATP酶心房利钠肽等结构成分的相互作用可见“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古人非常朴实的猜想
心与小肠合心脏经温养小肠腑经泌别清浊精微入心脉化赤为血输布周身发散阳气浊物下传大肠为糟粕;小肠与膀胱合心火通过小肠温化膀胱寒水产生诸阳主气贯脊络脑为通体之太阳主一身之表使腑精神明抗御外邪
发生心衰首先出现心主血脉功不全血瘀心脉气短倚息夜喘;或心神萎靡精神功障碍不寐头痛妄言;若手足太阳经脉失调通体之太阳为之痹遏则倦怠乏力形寒进而膀胱气化失司水饮停蓄尿短浮肿乃至肠道静脉充血不分清别浊取汁化赤为血腹胀纳呆呕恶便溏消瘦等治疗大法应当活血化瘀益心宁神温通心脉利水理气等
又如厥阴肝藏象系统标阴本风从中见少阳相火为化乙肝病毒入侵人体犹如杂气之专入某脏经络专发为某病又如正邪中人若有若无若亡若存莫知其情莫见其形勇者气行而已怯者着而成病初始风邪入通于肝舍伏厥阴禀藉中见少阳生生之气渐渐淫虐所谓“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肝为风邪所伤血气生发不足精气失荣不振疲起极故谓“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继而邪势渐张少阳相火郁发阴血愈伤所谓“风生高远炎热从之……风火同德”
厥阴经以肝为主导胆包络三焦为从属肝体阴用阳疏泄失司气滞血瘀日久常有肝积之变肝不藏血迫溢妄行则吐衄便血胆为中清之腑脏病及腑郁热胶结胆汁外溢发为黄疸三焦为决渎之官肝络瘀阻血化为水凑渗灌注决渎失职水停为臌包络为心主之脉厥阴肝病风火僭肆内扰包络或三焦受邪循经逆传蒙蔽包络皆致昏谵痉厥甚者危殆
当然肝病传脾湿热蕴滞可发瘅出黄;肝病及肾水邪为患亦成水臌此又非独厥阴少阳之证相较之下有主体性病症与整体性病证之别
再如尿毒症的病理本质与肾心膀胱少阴经藏象系统失调有关肾阴肾阳气化失司水液代谢紊乱则清者不上归心肺由经络布散周身浊者不下输膀胱排出体外肾与膀胱表里脏腑经络精气失调脏经不藏精成形腑经不排泄化物精不化气气不归精遂致至虚有盛候肿胀肾与心上下手足经脉水火失调心火不鼓舞肾水上升肾水不吸引心火下降阴不抱阳阳不化阴乃至阴阳格拒关格
由于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肾阳不温煦膀胱寒水以化生卫气贯脊络脑使府精神明而反致水浊循经上攻蒙蔽清阳故常出现脑组织水肿肾精不化血心脉不主血故常有贫血出血倾向膀胱足太阳之病及于小肠手太阳心手少阴之病及于小肠手太阳肾水泛侮脾土故常出现纤维素性肠炎肾阴虚心阳亢则高血压水气凌心则心力衰竭水精不四布阴阳失其揆度故表现严重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最终水火郁发阴阳离决导致严重感染或心跳血压下降而死亡其中肾心膀胱的自发病症为少阴以主体性病症肾心膀胱影响其他脏腑或其他脏腑影响肾心膀胱的病症为少阴经整体性病症二者有本质与非本质的区别
总而言之中医藏象理论的学术地位至今日依然毋庸置疑同中医藏象理论也只新陈代谢中更臻完善
而同样以生理病理现象为内容的六经藏象系统说较之五行藏象说则具有更新更广更深的联想空间仅言表里脏腑经络相合不言上下手足经脉相连仅言器官形态机不言藏象综合机目前藏象理论最大的缺陷
六经藏象系统学说所具备的系统的庞大性复合性适应性则从根本上弥补了现有中医五行藏象学说之不足有待诸同道积极发掘整理努力总结提高.


五脏之五――肾 中医认为,任何事物都分为阴阳两个方面,人的肾也有肾阴和肾阳之分,肾功能障碍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肾阴虚造成的,也可能是肾阳虚造成的,所以,补肾要查明原因,分型而补。  提示 肾阴虚的临床表现 1.腰酸腿软。2.口干、烦躁。3.手心发热。4.爱出汗。  由肾阴虚导致性功能障碍的男性,平常可以多吃一些六味地黄丸类的补肾阴的药物,另外食补也是中医所说的脾胃肺居胸中,在诸脏腑中,肺的解剖位置最高,故称"华盖".华盖原指古代帝王所乘车子的伞形遮蔽物,在此引申为肺的位置最高,居于诸脏腑之首。    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肺在五行属金,专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协助心君调节气血运行,故称"相傅之官".    其附属功能为 在志为忧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