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网|大庆最具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22-11-19
  

  脑瘫儿并不都有智力障碍,不正常的只占2/3,并且,这2/3中的70%还可经过训练恢复正常

  脑瘫儿没事让他走两步  撰文/晚报记者吕瑾华

  新闻背景

  小儿瘫痪,又称小儿脑性瘫痪、大脑瘫痪、儿童脑瘫、简称脑瘫(CP)。脑瘫儿的发病率为1%。~3%。,去年我市出生人口为25149人,按此发病率推算,我市去年脑瘫儿大约介于25~75人之间。

  脑瘫就是指大脑在发育成熟前,因受到损伤或发生病变而引起的神经受损,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视觉、言语、行为等多功能复合性障碍

  家有“乖宝宝”应该注意了

  孩子发生脑瘫是一个家庭的不幸,也是社会的沉重负担。12月5日,是世界弱能人士日,在这个特殊纪念日的前夕,记者采访了油田总医院儿科主任陈英才,请她给大家介绍一下脑瘫儿的预防、保健知识。

  任凭满屋子的人说笑、打闹,小孩子也一动不动,丝毫不见受干扰或被吵醒,家里有这么“乖”的宝宝是好事吗?大庆油田总医院儿科主任陈英才说 “少数婴儿整天一声不响、对周围环境无动于衷,很有可能是患有某些营养不良、聋障、先天愚型、脑瘫等疾病,应及时到医院确诊,以免延误治疗。”

  陈主任说,他接触过的一个孩子,1岁左右来医院就诊的时候,被确诊为脑瘫。孩子的父母告诉他,孩子在家的时候特别“乖”,他以为这孩子属于易养型婴儿,也就没在意,可是,孩子都一岁多了,别说走路了,就连坐都不会……

  专家表示,小儿瘫痪,又称小儿脑性瘫痪、大脑瘫痪、儿童脑瘫、简称脑瘫(CP)。是出生前到出生后的大脑发育时期,脑损伤所导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病位在脑,累及四肢,表现多样,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听觉和视觉障碍、行为异常等,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中度、重度脑瘫的小儿,在婴儿期就表现得异常安静,以后各方面的发育明显落后于正常孩子。如果发现半岁内的婴儿哭闹,受惊吓时身体出现打挺现象,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看儿科,因为这是脑瘫儿童的早期症状之一。

  脑瘫不等于

  智力障碍

  脑瘫儿都有智力障碍吗?对于这个问题,陈主任说,在这些脑瘫患儿中,并不是都有智力障碍,有1/3左右智力是正常的,不正常的只占2/3,并且,这2/3之中的70%还可经过训练恢复正常。

  其实,脑瘫这种疾病,是病在脑中,瘫在肢体,一些患儿的病灶只是压迫了运动神经,没有影响大脑的其他功能区,他的智力就是正常的,只有压迫了大脑的记忆等功能区,才产生智障。

  陈主任介绍说,他们经常听到有脑瘫儿被父母遗弃的新闻,这些遗弃孩子的父母实际上对脑瘫儿存在误解,这些家长认为脑瘫就是智障,因而失去了使孩子康复的信心。

  恰因如此,我们希望通过本文,让脑瘫儿的家长认识到,脑瘫儿≠智障儿,如果放弃对脑瘫儿的治疗,是最大的错误。

  不少家长因为坚信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正常的孩子,而坚持对孩子进行康复锻炼,没事就让他走两步,锻炼他的运动能力,结果,不少孩子都有很好的康复状态。甚至,有的家长,一直到孩子成人,仍旧坚持康复锻炼。

  如何早期

  识别脑瘫儿

  家长该如何早期识别脑瘫儿呢?对于这个问题,陈主任介绍说,小儿脑性瘫痪症在目前仍是难治之症,但最新研究发现 婴幼儿大脑是动态的,如果早期给予恰当的刺激,对促进大脑发育有很大帮助。

  对于脑瘫患儿而言,1岁内是孩子最好的治疗时间。因为,脑组织在婴儿早期生长迅速,早期的脑损伤可塑性大,恢复力强。发病在6~9个月以内的脑瘫儿如能得到积极的系统治疗,获得的效果更加理想。

  在临床实践中,也证实了早期干预的有效性。因此,如果能早期发现,并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则脑瘫患儿的康复大有希望。那么,怎样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患有脑性瘫痪呢?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