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湿困
发布时间: 2022-11-19
pixushikun
脾虚湿困
SpleenDysfunctionduetoDampness

脾气虚弱,脾失运化,水湿停聚,临床以脘腹满闷,泄泻,浮肿为主要表现的证。常见于痰饮、呕吐、泄泻、黄疸、水肿,以及西医的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肾炎等疾病。
 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与脾运化水湿功能攸关。若素体虚弱,或劳倦过度,饮食失调,甚或呕吐、泄泻太过,则损伤脾气、脾阳,导致脾运化水湿功能低下,水湿停滞,形成脾虚湿困证。
 脾虚湿困证的临床表现为饮食减少,上腹部满闷,大便泄泻,恶心呕吐,口粘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困倦,甚至引起浮肿,舌苔厚腻,脉缓等。临床辨证时必须进一步区分脾虚是脾气虚还是脾阳虚;湿邪是寒湿还是湿热。脾气虚主要症状有腹胀,食后尤甚,饮食减少,身倦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脉缓而弱,舌质淡嫩等。又脾气主升,脾气虚则气虚下陷,可兼见久泻不愈、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而脾阳虚的主要症状,是在脾气虚见症的基础上,兼见腹中冷痛,喜热喜按,畏寒肢冷,妇人白带清稀量多,脉沉迟无力。脾阳气亏虚湿邪困阻者,一般为寒湿,也有湿邪久居化为湿热者,临床主要症状为泄泻,腹胀,腹痛,其大便粘稠不畅,或腹中痞满,黄疸,口中干苦,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滑或数。
 脾虚湿困的治疗,总宜健脾利湿。若为脾气虚湿困,可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如脾阳虚湿困,方用实脾饮温阳利水;若为湿热困脾,用香砂六君子汤加黄连、黄芩或越鞠丸、保和丸等健脾化湿清热。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