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与傣医诊断学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 2022-11-19
【摘要】 从70年代开始至今,广大医药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傣族医药史籍的收集、整理、翻译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以往的傣医药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本民族医药自身体系的发掘、整理方面,与各种传统医药学相互间的比较研究较少,就中、傣医诊断学较完整体系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课题对中医与傣医学两个传统医学体系的诊断理论和诊断实践进行比较研究,采取文献研究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较以往单纯理论研究方法多了临床研究途径。比较研究的基点包括一切前人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自身傣医临床调研所得,含有对傣医诊断学力所能及的发掘整理,对未见于以往资料的6种诊法作了记录。同时还收集中医与傣医临床病案各100例,在将收集资料分类整理,病案以双方视角再次分析的基础上,课题展开比较研究。设立六个比较项,在中、傣医诊断相关理论、诊断原理及原则、诊法、辨识疾病四方面之外,特设诊断学文化背景、发展史的比较研究,目的是拓展课题深度和广度,整体考察社会历史文化对中医与傣医诊断学的影响,从而对某些比较结果能做出有一定依据的解释。在比较研究中,遵守比较研究的三个原则,即比较应在同一关系下,应尽可能客观、全面和应该尽量的深入本质,而且不以中、傣医甚或西医任何一方作为模板来主观评判优劣得失,并尽量在研究者的观点与史料、事实之间做出界限划分。通过比较研究认为,中医与傣医两个不同体系传统医学的诊断学既有其相似的一面,也有不同的地方,但总的来说是异大于同。中、傣医诊断学的差异,本质上是汉、傣不同文化模塑的结果。傣医特有的文化历史背景决定了其医学核心理论“四塔五蕴”与中医学无借鉴关系,虽然傣医诊断学也具有唯物性,运用整体观和恒动观,多元化等中医诊断学所具有的特点,但具体内容差异很大。中医诊断学与傣医诊断学在发展中对自身和巫及宗教的关系处理不同,傣医与巫及宗教的密切程度至今仍然较高。而且傣医这种与巫及宗教的密切程度实际含有某些合理性,可以看做是现今傣医诊断学的一大特色。中医诊断学与傣医诊断学在医学理论、诊法、疾病辨识方法等方面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辨识疾病的思路及结果也不相同。不过,由于二者都遵循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尽管这种整体观具体内容有所不同),所以具有相似的诊断原理、诊断原则及诊断模式。中医与傣医诊断学的这些异同,以哲学视角来分析则既有认识主体的原因,也有客观环境和实践方式的原因,后两个原因占主导作用。立足比较结果,笔者对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如何发展中、傣医诊断学乃至其他传统医学诊断学作了思考。认为应该在采取多元模式的前提下,重视按照传统医学临床诊断所特有的模式对其进行研究和发展,并应在对多种传统医学诊疗体系充分比较的基础上,各取其长,实现临床诊断的最优化。然后,还应该深入探讨和研究比较多种医学体系诊疗机制的作用实质,最终达成创建新医学体系的目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