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藏医中的火灸法
发布时间: 2022-11-19
藏医火灸法又称藏医火灸疗法火灸五种藏医传统外治法之一
藏医火灸法又称藏医火灸疗法火灸五种藏医传统外治法之一藏医外治法分缓治法和峻治法两种缓治法为施术无甚感觉和疼痛一种疗法峻治法施术较为疼痛一种疗法火灸峻治法之一既定穴位或痛点用艾炷烧熨利用火热力及药物作用将隆病和寒性疾病平息于发病部位达到根除寒症和部分热症一种治疗方法所谓隆病指隆相当于中医的风气但含义更广泛的平衡失调致的病证关于灸法的作用藏医大师哲巴坚赞公元1147~1216年《医疗?国王宝库》中明确指出“于既定穴位灸之温通气血息疾患”针灸学中强调灸疗通过刺激经络腧穴达到通调气血平息病痛的目的藏医火灸虽未形成系统经络学说的理论但许多经典著作中不乏这方面的类似阐述
起源于民间的藏医火灸不单纯的某一民族医学而具有多民族医学内容的综合医书藏汉医药学与印度医学相结合的产物藏医火灸疗法的历史非常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公元前100年公元8世纪期藏医火灸已经有了大量的文字记载至清代藏医学家帝玛?丹增彭措所撰《火灸教诲明示?白晶鉴》一书火灸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晶从适应证和禁忌症灸法次数术后注意及功效等八方面进行论述其记载的穴位达322可谓集藏医火灸之大成


藏医放血疗法藏医藏药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生活在西藏高原的居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逐步认识到了一些植物的性能及其用于治疗的经验;在狩猎过程中,又逐渐知道了一些动物的药理作用。藏医藏药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生活在西藏高原的居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逐步认识到了一些植物的性能及其用于治疗的经验;在狩猎过程中,又逐渐知道了一些动物的药理作用。相传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有了“有毒就有药”的说法。据《玉妥.云登贡布传》记载,西藏最早流行的一种医学叫《本医》,当时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主要靠三种疗法,即放血法、火疗法、涂摩藏药中的珍宝类药物藏医兴起于松赞干布至赤松德赞时期,是在藏族传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汉医、印度医学理论而形成的。藏医兴起于松赞干布至赤松德赞时期,是在藏族传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汉医、印度医学理论而形成的。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隆”(气)、“赤巴”(火)、“培根”(土和水)三大因素;饮食精微、肉、血、脂肪、骨、骨髓、精七种物质基础;大便、小便、汗液三种排泄物。三大因素支配七种物质基础和三种排泄物的运行变化。“隆”主气血、肢体活动、五官感觉、食物的输送分解和生殖机能等;“赤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