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偏方单方-耳鼻喉科
发布时间: 2022-11-19
 
鼻衄
专题 耳鼻喉科类别 医学书籍发布 10-27

  〖药物〗白茅根适量。

  〖用法〗上药研末,用米讨水调匀,药棉蘸药末填塞出血鼻腔。并用白茅根40克(鲜者150克),桅子20克水煎服。每天1剂。

  〖疗效〗此方治疗鼻衄疗效满意。

  〖病例〗文××,男,30岁。15天来鼻衄20多次,出血最1200毫升,血出如涌,血色鲜红,出血前自觉有一股热气上冲,面部烘辱,目赤,口苦,心烦,尿黄,舌质暗红、苔黄,脉弦细数。证属肝火上炎,灼伤肺窍。治宜泻肝清火,宁络止血。以上方治疗,3剂而愈。

  〖来源〗钟兰桂,湖南中医杂志1991;(2) 7

  桑白皮饮

  〖药物〗桑白皮30-40克。

  〖用法〗上药水煎2次,共取煎液800毫升,当开水饮,每天4-5次,每次150毫升,3天为1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鼻衄,一般1个疗程即获效。

  〖来源〗周玲,等.江苏中医1988;(9) 37

  龙胆草煎剂

  〖药物〗龙胆草30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肝火亢盛之鼻衄有效。

  〖病例〗郭×,男,19岁。流鼻血已5年,用各种止血法不效,反复发作。近10天来加重,每天2-4次,每次流血10-50毫升,服四生九3剂,效果不显;复用十灰散、百合固金汤治疗,鼻血依然。诊见急躁烦闷,口苦胁胀,小便黄赤灼痛,舌红、苔黄白腻,脉弦数。此乃肝火亢盛,迫血妄行而作鼻衄。以此方服2剂后衄止。随访半年未复发。

  〖来源〗钟兰桂.浙江中医杂志1989 (7) 323

  地骨皮茶

  〖药物〗地骨皮50克。

  〖用法〗每天1剂,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疗效〗此方治疗虚热鼻衄有效。

  〖病例〗李××,男,48岁。月前不慎受凉,恶寒发热,咳嗽,经治疗后寒热已退,咳嗽仍作,3天前始鼻衄,量不多,色鲜红,用止血剂效不佳。诊见鼻衄量不多,色鲜红,伴咳嗽,咯吐少量黄痰,口干欲饮,大便已5天未行。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以此方泡茶饮,第2天鼻衄止,大便亦通,咳嗽减轻。坚持饮用10天,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鼻觑未作。

  〖来源〗张宏俊,等.浙江中医杂志1991;(3)118

  〖药物〗鲜嫩棕榈根50克。

  〖用法〗上药洗净捣碎,加温开水250毫升,搅拌后挤汁,1次顿服。

  〖疗效〗此方治疗鼻衄效好。

  〖病例〗潘××,女,63岁。平素有高血压病史,是夜睡眠中突然鼻孔流血而醒,家人用棉花塞鼻,其血则流入口中,急嘱患者置双脚于冷水盆中,前额也予冷敷,取棕榈根捣汁顿服,须臾血止。

  〖来源〗厉连荣,浙江中医杂志1990;(7) 330

  生菊梅茶

  〖药物〗生地黄15克,菊花10克,乌梅2枚,红糖(或白糖)40克。

  〖用法〗前3味药用沸水500毫升浸泡15分钟,或稍煮沸片刻,滤去渣加糖,可代茶频饮。每天1剂。

  〖疗效〗以此方治疗鼻衄14例,全部治愈。

  〖病例〗王×,女,13岁。鼻衄反复发作3年,尤以夏秋为甚,食辛辣之物则易诱发。以往虽经西药止血剂等治疗,病未根治。今鼻衄复发,遂以上方泡茶饮,药后鼻血止,续饮药茶15天,鼻衄现象消失。

  〖来源〗林中.广西中医药1989;(2) 17

  二生桑皮饮

  〖药物〗生地50克,生地榆、桑白皮各30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鼻衄收效甚佳。

  〖病例〗张×,女,6岁。鼻衄1年余,近日加剧,大声说话、喷嚏等均可引起。以此方服3剂后即愈,随访3月未复发。

  〖来源〗刘汉阁.浙江中医杂志1988;(6) 273

  〖药物〗鲜生地、鲜茅根各50克,鲜芦根100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早午晚3次服。可酌加童便为引服之。

  〖疗效〗此方治疗鼻衄25例,5天内治愈24例,无效1例。

  〖来源〗李尚明,四川中医1989;(1) 43

  〖药物〗白木槿花10克,生石膏30克,白豆腐250克,白砂糖30克。

  〖用法〗每天1剂。先煎生石膏,再入木槿花、白豆腐,文火煎至豆腐有小孔状即入白砂糖,喝汤吃豆腐,宜冷服。

  〖疗效〗此方治疗鼻衄86例,痊愈79例,好转6例,无效1例。

  〖病例〗陈××,女,14岁。鼻衄反复发作1年余,西医诊断为干燥性鼻炎,经西药止血及冷冻治疗效果欠佳。此次因天气干燥而发鼻衄,量多,色鲜红,口渴,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以此方服1剂,衄止,再进1剂巩固疗效。随访3年未发。

  〖来源〗陈少军.河北中医1987;(2) 16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