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的治疗及护理
发布时间: 2022-11-19
口腔癌的治疗及护理

作者 佚名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08年07月09日

口腔癌是指发生于口腔的恶性肿瘤,包括唇癌、牙龈癌舌癌、软硬腭癌、颌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上颌窦癌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黏膜的癌症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舌癌。一、流行病学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国内有关资料统计,口腔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9%~3.5%;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4.7%~20.3%,仅次于鼻咽癌,居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亚洲的印度与巴基斯坦等国则高达40%~50%。口腔癌以男性多见。二、病因与发病条件口腔癌的病因至今不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一)长期嗜好烟酒口腔癌患者大多有长期吸烟、饮酒史,而不吸烟又不饮酒者口腔癌少见。咀嚼槟榔等混合物能引起口腔黏膜上皮基底细胞分裂活动增加,使口腔癌发病率上升。美国Keller资料显示有烟、酒嗜好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也不饮酒者的15.5倍。酒精可能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口腔黏膜。(二)口腔卫生差口腔卫生习惯差,为细菌或霉菌在口腔内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加之口腔炎,一些细胞处于增生状态,对致癌物更敏感,可能促进口腔癌发生。(三)异物长期刺激牙齿根或锐利的牙尖、不合适的假牙长期刺激口腔黏膜,产生慢性溃疡乃至癌变。(四)营养不良维生素A有维持上皮正常结构和机能的作用,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黏膜上皮增厚、角化过度而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也有认为与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有关,如食物含铁、锌量低,总蛋白和动物蛋白摄取量不足可能与口腔癌有关。(五)黏膜白斑与红斑口腔黏膜白斑与增生性红斑常是一种癌前期病变。中国人白斑患病率为10.47%。白斑癌变者约为3~5%,舌是白斑的好发部位,白斑癌变的舌癌在舌癌中可占1.6--23%。癌前病变除黏膜白斑病外,增生性红斑更危险,其恶变率几乎达到白斑病人的4倍。’(六)机体内在因素机体内在因素包括 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机体免疫状态、遗传因素及基因突变等,以上因素造成机体功能失调,可能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刺激因素。

三、口腔癌的临床表现(一)疼痛早期口腔癌一般无痛或仅有感觉异常或轻微触痛,伴发肿块溃疡时才发生较明显的疼痛。口腔癌中舌癌与牙龈癌早期主诉疼痛者较多。若疼痛部位与口腔肿块溃疡的部位不符,则需要考虑肿瘤有向其他部位扩散的可能。牙痛可因牙龈癌引起,亦可因颊黏膜癌、硬腭癌、口底癌或舌癌扩散侵犯牙龈或舌神经所致。耳痛、咽痛可以是口咽癌的症状,亦可以是舌体癌侵犯舌根或颊、硬腭、牙龈,或侧口底癌向后侵犯咽侧壁而引起。(二)斑块口腔鳞癌位于浅表时可呈浅表浸润的斑块,此时不作活组织检查,较难与白斑或增生性红斑相鉴别。(三)溃疡口腔鳞癌常发生溃疡,典型的表现为质硬、边缘隆起不规则、基底呈凹凸不平的浸润肿块,溃疡面波及整个肿瘤区。有时需与一般溃疡相区别。(四)肿块无论癌肿向口腔内溃破形成溃疡或向深部浸润,其形成的肿块均较浅表,一旦临床确定肿块来自口腔癌即应进一步判断其侵犯范围与深度。凡伴有咽痛、耳痛、鼻塞、鼻出血、张口困难、舌运动受限以及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时,均应考虑肿瘤可能已侵犯至口咽、上颌窦、鼻腔、舌外肌、咀嚼间隙以及下颌骨,应选用适当影像学检查来进一步推断。四、口腔癌治疗方法(一)手术治疗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是治疗口腔癌的两种最有效方法,两者综合应用常优于单独应用。估计手术可完整切除原始肿瘤与颈转移灶外.如果还可切除其周围一定量的正常组织而不危及重要组织如颈内动脉、颈总动脉、脑组织等,方可考虑手术切除。术前估计能完整切除癌瘤但可能安全边界不够,经过术前放疗和(或)化疗后癌瘤有缩小亦可考虑手术,亦可先手术后放疗。口腔癌的颈转移灶难以用放疗根治,所以适宜手术。(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无论是单用或与外科手术综合应用,在口腔癌治疗中均起重要作用。对早期病变采用放射治疗可获得手术切除同样的效果,并可保持美容、正常咀嚼、吞咽及发音功能,使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三)化学治疗头颈部癌多数为鳞癌,对化疗敏感性较低。在头颈部癌治疗中很少单独应用化疗,常与放疗或手术治疗综合应用,或与放疗合用;也用于头颈部晚期或复发性癌的姑息治疗。用于头颈部癌的化疗药物主要有甲氨喋呤(MTx)、博来霉素(BLM)、顺氯氨铂(DDP)和5一氟尿嘧啶(5-FU)。单一用药疗效差,多药联用或与放射、手术配合治疗效较好。五、舌癌的术前护理 (一)心理护理做好入院宣教,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解释、鼓励和安慰。(二)保持口腔清洁,术前3天给予朵贝氏液进行口腔漱洗,饭后、睡前每日4次。如有牙垢、牙石应给予清除,患有龋齿和牙周炎症应给予治疗。如有溃疡,除了漱口外,还应涂擦达克罗宁。(三)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对高龄患者积极治疗伴随疾病,营养状况差者加强营养,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和对手术的耐受力。(四)需进行自体组织瓣移植者,要加强术区皮肤组织和周围皮肤组织的保护,特别注意保护受区血管和供血组织瓣内血管,术前2周禁止在受区和供区血管处进行穿刺。术后护理 (一)术后患者去枕平卧,6tJ-,时后斜坡卧位,以利于呼吸,减轻颌面部肿胀。行组织瓣移植者头偏向术侧,头部和舌体适当制动,绝对卧床一周,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二)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保持负压引流通畅和伤口敷料干燥。观察舌体、口底、下颈肿胀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三)及时清除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观察呼吸是否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行气管切开者除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每天要通过肺部听诊等措施进行气道和痰液的评估,及时修订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四)室温保持在22~25~C,相对湿度60%。组织瓣局部保温,可用多层纱布覆盖,切忌加压包扎。(五)组织瓣观察 术后严密观察组织瓣的颜色和温度。术后24t|q]~内组织瓣应呈苍白色,以后逐渐变红,接近正常肤色。组织瓣局部贫血、温度下降、出现蓝色斑点、毛细血管反应缓慢、触诊有空虚感为动脉栓塞的征兆;组织瓣青紫、温度偏低、毛细血管反应迅速,触诊饱满并高起,有静脉栓塞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做紧急处理。(六)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或o.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口腔每日两次.也可含漱0.2%甲硝唑漱口液,每日3~4次。(七)术后进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避免过热、过冷及刺激性食物,不能经口进食者,给予鼻饲。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八)缝线拆除、伤口愈合后,应让病人作舌前伸、上翘、侧伸和下抵转动的训练,经常与病人进行交谈,以增加舌体活动,尽快恢复功能。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Tags 口腔癌

上一篇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现状下一篇 胃癌外科治疗25年经验回顾相关文章暂无相关链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