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医朝鲜李朝医女制度和朝鲜的医疗机关
发布时间: 2022-11-19

  朝鲜李朝医女制度和朝鲜医疗机关
 朝鲜医女制度太宗六年〔1406年〕建立因为男女有别观念越来越严格内宫女眷忌讳被男性医官诊治即使病入膏肓也不医最后导致死亡
 医女属一种看护性工作一般中人家庭都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去做这些事因此制度之初指定由贱民身分的婢女充任
 当选择汉阳各官衙的女性官婢惠民署学习地方也会挑选十到十五岁左右的官婢前往惠民署接受教育学成后再送回故乡从事医疗工作让地方的妇女有病也可医〔朝鲜的医疗机关〕
  朝鲜的医疗机关
 内医院专门治疗王室宗亲疾病
 典医监负责训练医官医女及调制药材
 惠民署照顾一般百姓的医疗需要
 活人署专门治疗传染病与无依病患
 世祖代还设立奖惩法规定每月必读书籍并考试评核成绩优异者有俸禄成绩不佳者下放为茶母 〔即官署中担任杂役的贱婢〕到医术稍进步才复职为医女医女和茶母都官婢同属贱民阶级所有医女一年有两次米粮俸禄茶母没有了
 医女接受医学教育前需先修读《千字文》及《孝经》再者因要济世救人品德必须高尚因此需熟读四书之后才学习看病助产把脉针灸等医术及研读医书另外判定宫女否处子的工作也由医女负责
 成宗医女制度更具规模将医女分为内医看病医及初学医三等级
 可惜医女制度燕山君逐渐变质通晓四书五经及兼备医学知识的医女被燕山君派往参加各种饮宴甚至担任宫中仪式的仪队赐送赐死毒药等活动她们原先最重要的本业―治疗及看护病人竟变成辅业
 中宗即位后费尽心思矫正前人恶习明文禁止召唤医女参加饮宴场合但一积习难改医女仍需出席宴合成为有学识却又受到非人道对待的贱民甚至与妓女待遇相同称为医妓

朝鲜族医学理论体系满族在迸关前民间采集和使用的药物常用约有二、三百种,现摘要简介如下 1、植物类药材人参 满族最早在长白山区发现有大补元气的野山参(又名 棒棰,满语 奥汞达),能起死回生。土三七(又名旱三七,满语 贝兰拿旦),满族民间常用它卧鸡蛋煎汤,食鸡蛋喝汤内服,冶疗跌打损伤或用鲜茎叶捣烂外敷,活血化敷,消肿止痛。北芪(又名朝鲜族医学专家朝医药的临床诊治包括 对临床病证的分类;在诊断上先辨象,后辨证,辨象重于辨证的方法;药物依四象加以分类,强调按象用药;并在此基础上组成四类方剂,以用于相应之象患者的各种病证。(一)病证分类 朝医药在临床上将病证分为外感诸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分属于内、外、妇人、小儿、五官等科,外感诸病包括伤寒中风、暑证、湿证、燥证、火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