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2022-11-19

胆石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预防:  

(1)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办法,因为在禁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如果进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的粘稠和含水量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2)选择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适当习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饮食,以改善胆固醇的排泄,防止结石的形成。  

(3)研究显示,胆囊结石病具有遗传倾向。因此,家族中有胆结石患者的,更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同时,专家认为,发现年龄、肥胖、高脂饮食和血脂异常是诱发胆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周珊建议;定期检查腹部B超、血脂,就能及早发现胆结石,防患于来然。

胆石西医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1、溶石药物治疗 常用溶石药物有:

1.鹅去氧胆酸(CDCA) 对非肥胖患者12~15mg/(kg?d),如肥胖患者,因胆道内胆固醇含量增加,则为18~20mg/(kg?d),如有腹泻等副作用,则剂量为每天500mg,另可有血清转氨酶升高,故目前已很少应用,如应用则须每日随访转氨酶,至少三个月。

2.熊去氧胆酸(UDCA) 剂量为8~10mg/(kg?d),如病人显著肥胖则剂量需加大。大约20%~30%X线显影结石可完全溶解,比鹅去氧胆酸溶解作用更快,无副作用。

3.联合治疗 CDCA6~8mg/(kg?d),UDCA5mg/(kg?d)。口服胆酸治疗结石的成功率大约为40%。对阳性结石,胆囊造影不显影,合并肠炎、肝病或糖尿病的患者不宜应用。 下列情况不宜作溶石治疗:

①胆色素或钙盐性结石;

②结石>1.5cm;

③多发性结石;

④口服胆囊造影不显影;

⑤妊娠妇女;

⑥同时伴肝病;

⑦症状严重;

⑧治疗9个月后无反应;

⑨病人依从性差。  

2、增进胆汁排泌 硫酸镁有松弛奥狄括约肌的作用,使滞留的胆汁易于排出,可于餐后口服50%硫酸镁溶液10~15ml,每日3次。胆盐能刺激肝脏分泌大量稀薄的肝胆汁,有利于冲洗胆道。去氢胆酸的剂量为0.25g,胆酸钠为0.2g,每日3次,餐后服用。后2种药物在胆道梗阻时不宜采用,以免增加胆道压力。增进胆汁分泌的疗法用于症状缓解期并持续数周,可减少症状的复发。  

3、消除胆绞痛 轻度绞痛可予静卧,灌肠排气等处理。严重病例除予禁食、胃肠减压(有腹胀时)、静脉补液等一般治疗外,也可用解痉剂如硝酸甘油脂0.6mg,每3~4小时含于舌下,或阿托品0.5mg,每3~4小时肌肉注射,并用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可加强镇痛作用。镇痛药如度冷丁50~100mg或美散痛5~10mg肌肉注射,效果甚好。上述镇痛药与解痉剂合用,可以加强止痛疗效。吗啡虽为镇痛良药,但可促使奥狄括约肌痉挛,因而有增高胆管内压力的作用,应与解痉剂合用。晚近研究认为胆绞痛与局部前列腺素释放有关,故静脉予消炎痛有良好止痛效果。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