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疑难杂症五
发布时间: 2022-11-19
点击以下内容,你将会有新发现!!

其它疑难杂症五

症状 不会根据已设定的情景展开合理的想象。

病例 下面是1999年的一篇高考作文

记忆移植一定可以实现

记忆在我们看来说不清、讲不出,它是一种能力,也可以说它是抽象的。而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却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记忆。

记忆十分重要。没有了它,我们几乎就脱离了社会,脱离了实际,也就不能学习、工作,那么,可想而知,社会就不能正常化,从而导致生产力的停滞甚至是倒退。因此我们应当利用记忆,并且充分的利用。我们人类的记忆是依靠大脑的。我们目前还无法充分利用人类自身的记忆能力,那就是人脑资源的浪费。对这些我们是否该做些什么呢?小动物的记忆移

植成功或多或少已向我们提出了暗示,对!为什么我们人类的记忆就不可以移植呢?应当可以的。虽然就目前的科技水平状况来说,做到人类记忆的移植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终究有那么一天,人类的记忆移植将会是可谈之言。到了那一天,人类的记忆移植成功,社会将会发生飞跃性的大变革,在电子计算机上移植人类记忆,电子计算机将会成为一台“人脑计算机”,它的功能将会大大超过我们现在所用的电子计算机,它将使计算、思维、绘画以及其他一些我们人类所具有的能力,在计算机这样一个特殊载体上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它所产生的效益将会是无法估量的。例如,在一场足球比赛中,两支球队的队员正在绿茵场上奋力地拼抢,可是忽听一声哨响,大屏幕上回放着刚才的场上情景,接着拉近视角,见到两位球员的一守一攻情景,又是拉近了视角,才看到一方球员在拼抢时背后拉人,“黄牌,原地任意球”,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样的字幕。放眼看去,球场上并无裁判的踪影,可是明明有一声哨响,又是如此准确作出了判罚。原来场上的那个足球充当了裁判。可是这怎么可能呢?当然可能,科学家们在足球中装入人类的记忆移植体,配合装在足球中的迷你摄像机,转入到记忆体中,再配合计算机分析作出判罚。

人类的进步是必然的,而人类功能的移植进化也是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进步的,终归有一天,人类会生活在自己记忆移植体所组成的社会事物之中,让我们翘首以待吧!

诊断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只是给作者提供的一个写作范围,它要求写作者展开合理的想象,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可是本文作者却把它看作是一个完全可以实现的科研目标,设想它的美好前景,规划它的实施方案,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对于人类大脑的智能机制以及进行记忆移植试验所可能涉及到的科学原理,作者实在知之甚少,他只能凭着自己的一些幼稚想象或主观臆测来做文章,这怎能做到言之有理或言之有据呢?如文章中将“人的记忆”与“人脑智能”混为一团,有关“奇妙”足球的例子也显得故弄玄虚,所以,整篇文章对其所写的东西,很难为读者作出一个既无悖于常识又比较合乎逻辑的解释,更不要说能在科学观念和思想方法等问题上给读者以有益的启发了。

处方 什么是想象作文?1991年在全国考题里首次出现的是小作文。题目作了几句提示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要求学生写想象作文。他举例说,比如,你可以把这个圆想象成一轮满月,然后以满月为重点,再用天幕、云彩、柳梢等做陪衬,构成一个美丽的画面,再把这个画面用文字描述出来,就是想象作文。”这就是对想象作文的一个通俗的解释。

人在生活中见过许多人、事、景、物,它们的一些映像会记忆在人的脑子里,如果以某一中心,某一线索,把它们重新组合起来,形成从没见过,或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的一种新

的人、事、物,就是想象。续写、补写、扩写都需要想象,只不过那是在原材料的基础上的部分想象。所谓想象作文,就是整篇都要想象的作文。

想象的基础是知识和生活经验。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就不可能有巧妙的想象。例如199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许多考生写出了丰富的想象。他们如果不知道爱因斯坦,就不可能想到他的遗言之谜;如果不知道有个牛玉琴,就看不到她种树的那片沙漠,如果没有对南斯拉夫难民的深切的同情,就不会想到要把难民的记忆移到克林顿的脑袋上。所以写好想象作文,同样必须注意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好的想象作文,必须想得新颖,想得奇特。平时就要多练习发散思维,多进行联想、想象训练。在写这类作文前,要尽量沿着不同的方向多想,可以沿着时间的线,追溯到远古,可以沿着空间的线,想到天上地下,等等。然后再寻找它们的联系;选择、提取、组合成文。

想象的方式有化抽象为具体,有化静止为动态,有化无声为有声,等等。根据当前中学生的特点,再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结合不同的情境,我们可以着重抓住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训练

(一)推测性想象

l、从“已知”内容向“未知”方面进行想象。“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是《春》一文中描写桃树、杏树、梨树花盛开的句子。要体会句中描写的情感,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句子里已写的视觉形象(春天开满枝头的桃花、杏花和梨花)向未知方面(夏天、秋天果树上那沉甸甸的桃子、杏子、梨子等)去进行想象。让学生从一幅春华秋实的丰收图里去体会春天的美好。

2、从实境方面进行想象。《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篇感人肺腑的优秀短诗。如何让读者体会诗句中人民对总理的怀念之情呢?惟有通过诗眼“找”字去引导读者进行想象,让他们与作者一齐去寻找总理、呼唤总理。你想,从高山到大海,从森林到平原,从北国到南疆,从五洲四海到祖国心脏,那阵阵深情的呼唤怎能不使人们心潮澎湃?那山谷回音、大地轰鸣、松涛阵阵、海浪声声,怎不激起人们强烈的共鸣?“诗以一字为工”,一个“找”字给学生带来的想象空间是何等之大啊!

(二)再造性想象

这种想象训练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积累,对提供的材料(原作)进行想象,从而创造出一种源于材料而又不同于材料的意念形象。例如,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我们就可以布置学生对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进行再造想象,写成短文,让学生进入“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境界。

(三)组合性想象

形象思维在整个认识和反映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而形象又是和感觉、表象等感性材料紧紧联系着的,所以我们平时可以经常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分散的零碎的印象(材料)加以归纳,进行思维加工,并逐步集中,多次反复去形成完整的新的形象。1991年高考作文题中先说某老师进行想象作文指导,将圆想成一轮满月,再以天幕、白云、柳条作陪衬构成一个画面,然后要求学生仿此作文。这篇作文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一种组合想象,将与圆相关的许多物象进行组合,加以描写,构成新的形象。

因为想象是一种发散思维,是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组合和加工,所以,我们平时的训练可以随时随地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训练,我们都要记住,情境作文中的想象必须以材料中所设置的情境为依据,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进行合理化的推想,切不可随意乱想。1992年高考作文题中已经提供了故事的起因(“运动鞋”踢罐子影响交通)和结果(地面被扫得千干净净),按要求想象时只要补写出“谁”回来清理的,为什么他回来清理的内容就好了,可我们有不少同学却无中生有地演绎出许多情节来,违反了情境作文中想象要合理的原则。

此外,我们还要告诉学生想象要尽量做到新颖。要新颖,首先要做到平时认真观察和积累,有了知识和生活,“神思”的翅膀才能飞得高、飞得远。其次,要有良好的思维素质,要能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想人所未想,见人所未见,使想象的内容有独到之处。例如,对雪的赞美,古往今来的诗文作品中十分多见,而有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却有意贬雪,说雪的“虚伪”,掩盖了“污秽”,说雪的“冷酷”,表示要与雪作斗争。这种反常式思考正体现了这位同学想象力的新颖和丰富。当然,想象活动中的“求异”必须注意思想境界,区别好坏。否则,将会适得其反,产生负面效应。想象的思维活动在情境作文中举足轻重,许多片断作文都离不开它。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并在指导学生作

文时努力实践,不断提高学生再现情境的能力。

[收藏][推荐][评论][打印][关闭]上一篇 其它疑难杂症四
下一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