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初现雏形
发布时间: 2022-11-19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16日在第三届“治未病”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初现雏形。

据介绍,“治未病”旨在运用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功能,推动以“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根本转变。为了更好地体现“防大于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扩大服务覆盖面为核心,着力推进“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

王国强说,截至目前,全国已先后确定4批共103家“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涵盖了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区、市)和部队系统,涉及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预防保健机构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许志仁介绍,根据对接受“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满6个月的人群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不适表现比半年前“好多了”和“好一些”的比例超过73%。

试点单位中采用的中医干预方法,从高到低依次是灸法、针刺、火罐、推拿、敷贴、耳穴、膏方、熏蒸、点穴、足疗、刮痧、药膳、药浴、脐疗。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认为,无论是未病之人、欲病之人,还是已病之人,个体人的整体状态都是可调的,适时地采取个性化干预,提升状态,实现“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可防范、控制疾病发生的风险。

王国强表示,下一步要在建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人员的准入制度,完善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创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项目,完善服务价格政策等方面加快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与保障作用。(记者王茜、周婷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