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 2022-11-19

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本病症状通常较轻,表现为生长迟缓,营养不良,易乏,软弱无力,厌食,多尿,烦渴或有低钾血症,典型病例有高氯酸血症,但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正常,尿pH能降至5.5以下,或伴有骨损害(骨软化,骨质疏松),糖尿,氨基酸尿等,Ⅱ型PRTA主要临床特点为:

原发性PRTA主要见于男性婴儿,多伴其他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缺陷如糖尿,磷尿等,在1~2岁可自发消失。

患者由于代谢性酸中毒与低钠,低钾血症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恶心,呕吐等酸性中毒以及软弱,疲乏,肌无力,便秘等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表现,由于HCO3-肾阈在PRTA时降至15~18mmol/L,低于15mmol/L后可排酸性尿(pH<5.5),严重酸中毒少见。

另外如不伴近端小管磷吸收障碍则无高磷尿症,并很少出现代谢性骨病,肾钙化,肾结石,而非选择性患者,则可出现尿磷增多,葡萄糖尿,氨基酸尿等。

继发性PRTA除上述表现外,还有原发病症状,且易被原发病的症状所掩盖,应提高警惕继发性PRTA的发生。

本型多见于男性儿童,幼年期发病,有些随年龄增长而自行缓解,症状通常较轻,表现生长迟缓,营养不良,易乏,软弱无力,厌食,多尿,烦渴,或有低钾血症,典型病例有高氯酸血症,但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正常,尿pH能降至5.5以下,或有骨损害(骨软化,骨质疏松),糖尿,氨基酸尿等,依据前述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可以成立,必要时作碳酸氢盐重吸收试验和肾HCO3-阈值测定,如尿HCO3-排泄率为滤过量的15%以上部分可确诊。

Ⅱ型RTA的诊断要点:

1.高氯性酸中毒 除外非肾原性疾病所致者,如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血浆HCO3-<15~18mmol/L,而晨尿pH≤5.5,NH+4排量>40μmol/(min·1.73m2),且排除自胃肠道丢失HCO3-,可诊断本病。

2.不明原因的低钾血症,低磷血症,尿糖阳性,尿钾升高,尿磷升高和高尿酸盐尿症。

3.尿pH>6.0。

4.酸,碱负荷试验阳性。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