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药物应改用月量大包装
发布时间: 2022-11-19

很长时间以来,由于药品包装过小,我们都习惯一拿药就是一大堆。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开一个月的药得用大兜子装回去。可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大魁

对医院来说,一个又一个的盒子,也占据了药房的巨大空间,增加了管理和安置难度。对病人来说,则不仅是占地方,有时候还会因为小盒子太多、太相似而吃错了药,埋下安全隐患。

过多药盒所带来的成本增加,以及废弃物的增加都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我曾经咨询过相关的专家,将一瓶100片的药物,分装在10片或20片的小盒中,会使成本增加2-3倍。再从流水线的工艺上来说,水泡眼盒装的成本、工时也要比瓶装的昂贵许多。

此外,废物回收方面的专家告诉我,像现在装药最常见的水泡眼铝塑板,是很难被回收的,这无疑会增加潜在的碳排放,成为一种污染。

在国际上,慢性病药物通常都是大包装,病人开一次药,只需要一个大瓶就可以了,经济实惠。因此,我建议,国家对于药品的包装量应该予以规定限制,对于需要长期服用的慢性病药物,最好能仿照国外的做法,按月量包装。此外,为了保证这一措施落到实处,还可以在医疗报销上对不同包装的药物进行限制。

这一做法不仅能方便医生开药、病人拿药,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也减少了包装成本,以及大体积带来的运输成本,对于解决一直被人们诟病的药价过贵问题,也是一种贡献。

尤其是针对当前的患病状况来看,我国拥有人数巨大的慢性病患者。单就糖尿病而言,我国就至少有3000万病人,其中90%是2型糖尿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需要长期口服降糖药,其用药量之大,可想而知。所以,如果能将慢性病药物的小包装换成大包装,给国家和个人节省的经济浪费将是极为可观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