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 2022-11-19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本病为一少见疾病,约占肾活检病例2%,好发年龄有青年及中老年两个高峰,如儿童发生RPGN,多为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者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有有机溶剂接触史,心肌梗死或肿瘤病史,本病好发于春,夏两季,多数病例发病隐袭,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急进型肾炎综合征,部分患者呈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如水肿,少尿,血尿,无尿,蛋白尿,高血压等,并迅速进展为尿毒症;发展速度最快数小时,一般数周至数月,患者全身症状严重,如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体重下降,可伴发热,腹痛,皮疹等,继发于其他全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有其原发病的表现。

本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急进性过程,多数病人在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即水肿,尿少,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病情发展很快,起病数天内即出现少尿及进行性肾功能衰,部分患者起病相对隐袭缓慢,病情逐步加重,如以严重的血尿,突出的少尿及进行性肾功能衰竭为表现者应考虑本病,凡怀疑本病者应尽早肾活检,如50%肾小球有新月体形成,诊断则可成立,因本病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综合征,确定原发病因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应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肾活检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确定诊断并明确病因,RPGN的诊断要点:

①临床上有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②肾活检病理有大量肾小球新月体形成(>50%);

③除外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④除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须排除的疾病有:

1.非肾小球损害引起的急性少尿或少尿性肾衰

(1)急性肾小管坏死:本病有以下特点:

①常有明确的发病原因,如中毒因素,休克,挤压伤,异型输血等;

②尿少且尿比重低于1.010,尿钠>20mmol/L,可见特征性大量肾小管上皮细胞。

(2)急性间质性肾炎:伴血尿时出现的肾功能不全易与急进性肾炎混淆,但常伴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过敏表现,白细胞尿,尿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肾活检病理可进一步鉴别。

(3)肾后性肾衰:常见于肾盂或输尿管双侧结石,或一侧无功能肾伴另侧结石梗阻,膀胱或前列腺肿瘤压迫梗阻等,超声波检查,X线平片,膀胱镜逆行肾盂造影等可进一步鉴别病因。

(4)血栓性微血管病:包括血栓性尿毒症,血栓性血小板性紫癜(ITP),急性产后肾衰,恶性高血压等,这组疾病共同特点是具有急性肾功能不全以及微循环溶血的表现,通常伴有血小板减少,破碎红细胞及其他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异常,肾活检呈特殊的血管病理改变。

2.继发性急进性肾炎

较常见的有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IgA肾病,Wegner肉芽肿及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另外膜性肾病,Alport’s综合征,淋巴瘤等导致急性肾炎也有报道,上述疾病均有原发疾病的相应表现,明确诊断要有肾活检帮助,由于RPGN病情进展迅速,要尽快明确诊断,肾活检的禁忌证应相应放宽,争取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肾血清学检查及免疫病理对其鉴别诊断有意义。

本病一旦明确诊断,应进一步判定其免疫类型,病情发展阶段,病变程度,以便选择合理治疗和评价预后,本病可分为3种类型,其鉴别要点见表1。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