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2022-11-19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抗生素不能降低b型流感杆菌的带菌率,对病人密切接触者可采取化学药物预防,口服利福平可清除带菌。传染源的管理方面,应彻底治愈患者,使其病原菌确切阴转,但对广大鼻咽部带菌者则难以管理。切断呼吸道传播途径亦缺少效果肯定的有效办法。故本病的预防主要措施为实施主动免疫的疫苗接种。18个月以上的儿童在注射流感杆菌荚膜多糖疫苗1年内90%可得到保护作用。提倡用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于婴儿2、4和6个月时分3次注射。最初用单纯b型菌的荚膜聚核糖磷酸盐(PRP)做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后试用了多种结合疫苗,即PRP与白喉类毒素,或破伤风类毒素,或百日咳、脑膜炎奈瑟菌B群的外膜蛋白等组成结合疫苗,明显地提高了免疫效果,保护率提高到80%~90%。Granoff等给新生儿先注射白喉和破伤风疫苗后,再接种PRP与破伤风的结合疫苗,获得的抗体比单用结合疫苗者高2~3倍。Englund等给妊娠第三期孕妇接种:PRP与白喉类毒素结合疫苗,分娩时血中抗体为171µg/L,对照组为1.2µg/L,脐带血中分别为29.3µg/L和0.29µg/L。这种免疫方法,既有利于孕产妇,也可保护新生儿。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西医治疗方法   

(一)治疗  

1.一般及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的不同疾病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例如肺炎患者的祛痰镇咳,脑膜炎患者的脱水降颅压及防治脑水肿等。  

2.药物治疗

本菌对磺胺、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均敏感,对b型荚膜流感杆菌的急性感染,尤其是脑膜炎、会厌炎,过去均以氨苄青霉素为首选,有的国家报告耐氨苄青霉素的菌株逐年增加,故有人以氯霉素为首选。近年来耐药菌株明显增多而改用敏感性尚高的氯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第三代头孢菌素、红霉素(包括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等。剂量和疗程依据病情轻重而定,轻症者可口服用药,重症者则应静脉给药。对脑膜炎患者则应选用能透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药物,如氯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由于细菌的耐药情况不断地变化着,故应依据当地的药敏情况选用药物,待患者的细菌药敏结果出来后予以调整。  

(二)预后  

由于本菌多感染婴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成年人,故严重感染者均有一定的病死率,如肺炎和脑膜炎的病死率在10%~30%。预后的好坏和患者原来的健康状况有关。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