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发布时间: 2022-11-19

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年龄较股骨颈骨折大7~8岁,并发症多且重,术后病死率在5%~30%,其原因主要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年龄在76岁左右,体质差,并发症多,如:王福权报道106例粗隆间骨折中,有3种以上并发症40例(38%),并发症中以心血管疾病为主,其次为糖尿病,脑血管病,给麻醉及手术及术后处理带来难度。

1.预防方法 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应该按以下标准选择手术:

(1)心脏功能

①心肌梗死,病情稳定至少3个月;

②心功能衰竭,病情稳定至少超过6个月;

③无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6次/min;

④伤前可步行上楼。

(2)肺功能

①屏气时间>30s;

②吹蜡距离>50cm;

③无咳痰,哮喘,气促;

④动脉血气,P02>60mmHg,PCO2>45mmHg,FVTl<70%。

(3)高血压:血压<160/90mmHg,有脑缺血,脑栓塞时,病情稳定至少超过6个月。

(4)肾功能:尿蛋白< ,尿量>1ml/(kg·h),BUN<80mmol/L。

(5)肝功能转氨酶不超过正常值的1倍。

(6)糖尿病:空腹血糖<8.0mmol/L,此标准一般病例能顺利度过手术关。

(7)选择创伤小的手术和经皮穿针内固定。

2.内固定物失效发生髋内翻 内固定物失效,招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髋内翻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内固定成功取决于稳定的骨连接,牢固把持骨折远近端固定能力,又取决于骨折类型,固定器械设计,固定器械正确使用,骨质疏松的程度及术后合理功能锻炼,内固定物失效原因:

①与骨折类型有关:在稳定骨折中,后内侧支撑完好或轻度粉碎,骨折块塌陷极小,变位或重建内侧皮质的接触良好,骨折可获稳定,则发生内固定失败少,髋内翻发生率低,相反在不稳定骨折中,后内侧有大块游离骨块,后方粉碎,骨折复位后,仍极不稳定,要依靠内固定支撑维持,易造成内固定失效及髋内翻发生,约占粗隆间骨折80%,

②与内固定设计及操作不正确有关:目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方法,归纳分为三种类型:钉-板类,髓内固定类,多枚针类。

老年患者的髋内翻畸形,一般无须治疗,对青壮年,髋内翻畸形严重者,可行粗隆楔形外展截骨术,术后选择滑动加压螺钉,γ钉内固定,对极少见股骨粗隆间骨折不愈合者,可采用内移,外翻截骨治疗——粗隆间截骨,使股骨干内移,近端骨块外翻位固定,骨折线周围植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