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性关节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 2022-11-19

寄生虫性关节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广泛侵犯骨骼系统的寄生虫细粒棘球蚴

(1)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骨骼中,引起骨棘球蚴病,骨棘球蚴病常以无痛性肿胀为特征,病变进展极慢,常在儿童期感染,成年后出现症状,一般临床上分为4期:

①潜伏期:由于幼虫在骨内生长缓慢,可长期无症状,少数病例可有轻微疼痛。

②局限期: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疼痛,麻木,跛行和肢体肌肉萎缩等症状。

③扩展期:症状较重,骨质被囊肿广泛破坏,疼痛加剧,受累骨膨胀变粗,畸形,轻微外伤即可造成病理性骨折,脊椎,骶骨等处的囊肿可压迫脊髓神经或马尾,产生明显的神经症状和体征,甚至截瘫。

④晚期:体征明显,囊肿穿破骨皮质,侵入周围软组织,出现巨大包块,可形成长期不愈的瘘管,流出脓液和包虫碎屑,可引起继发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若累及关节,可造成病理性脱位。

(2)丝虫:人可因感染斑氏丝虫或马来丝虫引起丝虫性骨关节病,丝虫感染引起淋巴管阻塞,出现橡皮肿,由于抵抗力降低,致使细菌易于侵入,引起局部组织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反复发作可导致骨膜炎或骨-骨膜炎,此外,丝虫乳糜性关节炎也较常见,关节内可见乳糜液,多见于膝关节,其次为踝关节,小关节多不受累,常为单侧,一般呈良性过程,持续时间短,关节呈无痛性肿胀,有时呈急性发作,膝关节渗液,肿痛发热,活动受限,体温增高,1~2周可缓解,但反复发作后可转为慢性关节炎。

(3)其他:泡球蚴和猪囊尾蚴也可侵犯骨组织,侵入上颌骨,椎骨等,泡球蚴称之为寄生虫癌(parasitic cancer),更易侵犯长骨引起病理性骨折,治疗以手术清除病骨和摘除囊尾蚴为原则,同时服用吡喹酮和阿苯达唑。

2.侵犯骨关节的寄生虫——马尾松毛虫

人因接触松毛虫的活体,尸体或虫毛可引起以过敏反应为主的骨关节病变,当人体接触毛虫时,虫体内的病毒与皮肤接触或直接进入体内,引起过敏反应,因其病理改变类似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推测该病的发病机理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

本病的过敏症状有疼痛,肿块,耳郭炎,眼炎以及骨关节病,临床分为皮肤型,骨关节型,肿块型和混合型,其中骨关节病变以单个关节,特别是手腕部和踝部等暴露部位的关节最常见,但耻骨联合,肋骨等也可同时发病,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

1.细粒棘球蚴关节炎:根据流行病学,疫区接触史,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一般可以确定诊断。

2.丝虫病性关节炎的诊断:通常依赖于血清学,或在外周循环或在皮肤(盘尾丝虫)中检出微丝蚴。

3.马尾松毛虫关节炎:主要依据地区性发病,接触松毛虫或其污染物史,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