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血小板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 2022-11-19

巨大血小板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杂合子无临床症状,仅有轻度生物学异常,如血小板GPⅠb-Ⅸ复合物含量为正常人的一半,纯合子有中重度出血,婴儿出生后数天内即可发病,如皮肤紫癜,淤斑和鼻出血,严重者有内脏出血,关节出血,女性可有月经过多,手术后和拔牙后出血过多,本病的临床表现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轻,同一家庭的不同患者出血症状的差异性也较大。

本病的诊断依据如下:

1.临床表现

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均可患病;

②轻至中度皮肤,黏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

③肝脾不肿大。

2.实验室检查

①血小板减少伴巨血小板;

②出血时间延长;

③血小板聚集实验中加瑞斯托霉素不聚集,加其他诱聚剂聚集基本正常;

④血小板玻珠滞留试验可减低;

⑤血块收缩正常;

⑥vWF正常;

⑦血小板膜缺乏糖蛋白Ⅰb。

3.排除继发性巨血小板综合征。

4.需与其他的伴有巨血小板的疾病相鉴别,如May-hegglin异常。

5.首届中华血液学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如下:

(1)临床表现:

①轻度至中度皮肤粘膜出血。

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③肝脾不肿大。

(2)实验室检查:

①血小板减少伴有巨大血小板。

②出血时间延长。

③血小板聚集试验:加瑞斯托霉素不聚集,加其他诱聚剂,聚集基本正常。

④血小板玻珠滞留试验可减低。

⑤血块收缩正常。

⑥vWF正常。

⑦血小板膜缺乏GPⅠb。

⑧排除继发性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