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病性痴呆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 2022-11-19

皮克病性痴呆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可在成年的任何阶段起病,但多在50~60岁之间,女性比男性多见,最显著的临床表现是早期即显示额叶损害症状,明显人格和行为改变比记忆障碍出现得更早也更常见,行为幼稚,无自制力,说谎,嗜酒,懒惰,无礼貌,好恶作剧;情绪冲动,易激惹,漫游,判断理解力差,可因“偷窃”,性行为脱抑制(如性骚扰)而被拘留,有的病人首发症状可为社交退缩,缺乏主动性或抑郁情绪。

临床症状可分为3期,第1期突出症状为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少动,懒散,自知力消失,多冲动行为,常外出徘徊,不能料理家务,甚至做些道德沦丧如盗窃,撒谎或侮辱幼女等行为,也可表现为易激惹,注意力涣散,认知障碍,第2期常出现高级意向丧失,缺乏进取心和主动性,言语重复,可出现感觉或运动性失语,失用,失认,尚可出现齿轮样肌强直,面容呆滞等锥体外系征,第3期为严重痴呆,人格衰退,言语能力丧失,四肢挛缩,大小便失禁,自我辨认能力丧失,可出现刻板动作及吸吮,强握等原始反射,本病少有幻觉和妄想,癫痫发作也少见,痴呆发展较为迅速。

1.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之间。

2.有器质性改变的证据,有进行性智能减退;以记忆障碍为突出表现,常有遗忘性定向错误。

3.起病隐袭,早期出现性格,行为和人格改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4.大脑皮质高级功能紊乱,如思维,理解力,判断力,分析综合能力及计算力减退;情感迟钝或欣快;社交行为粗鲁,自控能力差。

5.呈进行性痴呆。

6.意识清晰。

7.表现淡漠,欣快,语言障碍,意志衰退,偶有锥体束征。

8.头颅CT常显示额叶或颞叶局限性萎缩。

9.脑电图检查早期可发现α波消失及弥漫性高波幅慢波。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