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肠细胞病变人孤儿病毒感染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 2022-11-19

致肠细胞病变人孤儿病毒感染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无菌性脑膜炎 是最常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除埃可24,26,29和32型病毒外均可引起脑膜炎,病程一般为7~10天,以埃可4,6,9,11,16和30型病毒为最常见,既可引起散发性发病,也可引起暴发流行,埃可2~7,11,14~19,25,30,31和33型病毒曾从脑脊液或其他肠道外来源被分离出。

2.脑炎 埃可2~4,6,7,9,11,14,16,18,19和30型病毒均可引起脑炎症状类似于乙型脑炎,以6,9两型为最常见,其中2,6,9,17和19型曾从脑脊液或其他肠道外来源分离。

3.瘫痪性疾患 埃可1~4,6,7,9,11,14,16,18,19,30型病毒皆可引起类似于脊髓灰质炎的瘫痪性疾患,但肌肉瘫痪程度较轻,恢复快而完全,其中4,6,9,11,16,19,30型曾从脑脊液或其他肠道外来源分离。

4.出疹性发热 埃可病毒是引起出疹性发热主要的病原,皮疹的发病原理还未明了,尚未有报告从斑丘疹和瘀斑中分离出病毒,因此还不清楚是病毒本身所引起或由免疫机制所致,目前诊断主要依靠从疱疹,血液,粪便或咽部分泌物中分离病毒。

肠道病毒性皮疹可作为埃可病毒在人群中流行的标志,由于容易和一些重要的发疹性传染病相混淆而需要加以鉴别,因此,可按其模拟的疾病而分类。

(1)风疹或麻疹样皮疹:埃可9型病毒是最常见与风疹样皮疹相关的病毒,表现为细小的斑丘疹,在夏季流行,皮疹特征为与发热同时出现,首先发生于面部(所有病例),然后蔓延到颈部(75%),胸部(64%)和四肢(56%),疹子数量极多,粉红色,直径1~3mm,不痒不脱屑,与风疹极为相似,埃可2,4,11,19和25型病毒也曾引起多个小型暴发流行。

(2)蔷薇疹样皮疹:埃可16型病毒所引起蔷薇疹样皮疹特征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出现时间,这种皮疹要到热退以后才出现,一般体温在38~39℃之间,持续24~36h,退热后即出现稀疏,不痒的,粉红色斑疹和丘疹,直径0.5~1.5mm,先发生在颜和上胸部,四肢较少见,皮疹持续1~5天后消退,出疹时间并非固定不变,由埃可16型病毒引起的皮疹也可与发热同时出现,埃可11,15型病毒也可引起类似临床表现。

(3)疱疹样皮疹:埃可11型病毒可引起全身性疱疹样皮疹,除具有手,足,口腔病特征外,疱疹分批出现于头部,躯干和四肢,不发展成脓疱,也不结痂,可发生于免疫抑制的成年人,此外,曾有埃可6型病毒可引起类似于带状疱疹的皮疹,并从大疱中分离出该病毒的报道。

(4)瘀点样皮疹和其他皮肤表现:埃可9型病毒可引起瘀点和瘀斑,并容易和流行性脑膜炎相混淆,特别当无菌性脑膜炎同时存在时。

5.急性胃肠炎 许多埃可病毒,特别是11,18,22以及1,3,6,9,14,19型,可引起小儿急性胃肠炎,表现为疲乏与腹泻,水样便,24h后有寒战,呕吐,腹痛和肌痛,48h内可有发热,大便稀薄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混有小量黏液,偶尔带血,每日排便5~6次至10余次不等,临床上一般不出现脱水症状,于48h内迅速恢复,仅个别患儿的病情较严重,出现脱水,酸中毒等症状,在咽洗液,血及粪内可分离出病毒,但排毒时间大多短暂(不超过36h)。

6.呼吸道感染 埃可4,7,20和25型病毒可引起流感样疾病的流行,19,20型病毒在儿童中可引起肺炎,9型病毒在成人中可引起支气管肺炎。

7.心肌炎与心包炎 埃可1,4,6,8,9,14,19,22,25,30型病毒都可引起急性心肌炎和心包炎。

8.流行性胸痛 可由埃可6,9,25~32型病毒引起。

9.非特异性发热 可由埃可1~8,11~34型病毒引起。

10.发生于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和其他免疫抑制患者的慢性脑膜脑炎 在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中,肠道病毒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消化道和骨骼肌的迁延性,甚至致命的感染。

11.其他 埃可4,9型病毒可引起肝炎,9型亦可引起睾丸炎;埃可4,9,16,20型病毒可引起淋巴结炎。

1.流行病学资料 夏秋季流行,以小儿居多,家庭中多人发病等有参考意义,有近期内在本地流行的资料在诊断上尤有价值。

2.临床特征 一些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如无菌性脑膜炎,出疹性发热等对协助诊断有价值。

3.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查 病毒分离可采用血液,脑脊液,疱疹液等接种于猴肾或人胚肺细胞,仅在患者的粪便或咽部中分离出埃可病毒时,需结合血清学检查进行判定,因健康人群的肠道内也常有此类病毒。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