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 2022-11-20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EB病毒通过唾液飞沫传染,又被称之为“接吻病”,潜伏期在青少年是30~50天,在儿童可能短些,多数为9天(5~15天),一年四季散在发病,寒冷季节可能发病数增加,偶有流行发生。

1.一般症状

急性或隐袭起病,乏力,发热和肌痛,发热可高可低,持续1~2周后骤退或渐退,也有持续3~4周或持续低热达3个月之久,部分病人伴缓脉,类似伤寒。

2.鼻咽部表现

最常见为咽峡部,腭垂充血,扁桃腺充血肿大,甚至少数可发生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扁桃腺表面可有厚霜样渗出物,少数有假膜形成。

3.淋巴结肿大

是本病主要表现之一,多见于颈后区淋巴结,但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累及,淋巴结一般呈轻,中度肿大,直径在3~4cm以上者少见,硬度中等,分散无粘连,压痛不明显,肿大的淋巴结大多需在热退后数周消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引起腹痛等症状。

4.肝脾肿大

约半数以上病人肝脾可增大,肿大程度轻重不等,随体温下降病情好转而缩小,偶可伴有脾区疼痛或触痛,大多伴有一种或多种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有黄疸。

5.皮肤黏膜表现

少数病例在病后4~10天出现形态不一的皮疹,可为丘疹,斑丘疹,类似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部分病人在口腔软硬腭交界处有针尖样大小出血点,眼结合膜充血或眼睑水肿,除以上典型症状表现外,相当多的小儿EB病毒感染常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由于本病全身各脏器都可受累,为数不少的小儿患者,其临床症状变化多端,表现多样,临床医师有时根据患者临床突出表现,分为心脏型,神经型,肝炎型,肾炎型,肺炎型,胃肠型等, 本病较常见,有时临床表现多样,所以必须提高对本病的警惕和认识,以防漏诊或误诊,年幼儿易出现异型淋巴细胞,故在观察血片时需留神寻找,如异淋>10%应高度怀疑本病,本病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率约70%,且5岁以下易呈阴性,所以确诊有赖于EB病毒抗体测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