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坏死性龈口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 2022-11-20

小儿坏死性龈口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引起急性坏死性溃疡性口腔病变,本病为急性感染性炎症,本病多见于18~30岁的年轻人,牙龈边缘及龈乳头顶端出现坏死,下前牙唇侧多见,牙龈边缘呈“虫蚀状”,牙龈乳头消失变平如“刀削状”,在坏死组织表面可有灰白色的假膜形成,容易擦去,擦去后可见出血的创面,唇,颊,舌,腭,咽,口底等处黏膜均可受累,形成不规则形状的坏死性深溃疡,上覆灰黄或灰黑色假膜,周围黏膜有明显的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疼痛明显,常伴有流涎,发热,头痛,淋巴结肿等症状,急性期未及时治疗,坏死就会向邻近的口腔黏膜及深层组织蔓延,在全身抵抗力急剧下降,同时合并产气荚膜杆菌感染时,还可造成面颊的洞穿性缺损,称为走马疳或面颊坏疽,大量的毒性产物可导致患者的死亡,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还可转变为慢性,牙龈乳头破坏严重,牙龈失去正常外形,龈缘呈反波浪形,严重者可造成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发病急骤,症状显著,有发热,全身不适以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溃疡好发于牙龈和颊黏膜,形态不定,大小多在1cm左右,表浅,披以污秽的,灰白色苔膜,擦去此苔膜时,出现溢血的溃疡面,但不久又再被覆以同样的苔膜,周围黏膜有明显充血水肿,触痛明显,并有特别强烈的坏死组织臭味,此病确诊的依据为特殊性口臭,苔膜与小溃疡,涂片中找到大量梭形杆菌与奋森螺旋体。

1.起病急,病程短,自发性出血,疼痛。

2.牙龈边缘及龈乳头顶端出现坏死,受累黏膜形成不规则形状的坏死性深溃疡,上覆灰黄或灰黑色假膜。

3.具有典型的腐败性口臭,唾液增多并黏稠。

4.坏死区涂片可见到大量梭状杆菌和螺旋体,这有助于确诊。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