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于忌口小心营养不良
发布时间: 2016-04-09

太和养老网讯:因而专家强调,老年人不应该把吃素等同于养生,而应注重补充优质蛋白,每天都要吃适量的蛋、奶、瘦肉、鱼等,不然,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牙齿不好
  影响营养吸收
  对很多老年人来说,缺牙、掉牙是常事。据中华口腔医学会调查报告显示,我国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79%都有不同程度的牙齿缺失,但仅有30%进行了口腔修复。牙齿不好,吃东西使不上劲,肉就更加没法吃。同时,不少老年人食欲差,胃肠消化能力不好,很多营养成分根本吸收不了,身体越来越消瘦,并出现营养不良。
  美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全球86%以上的住院病人和38%的社区老人都有营养不良症状。日本东京老人综合研究所调查显示,平均每3位老人中就有一人营养不良。中国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楼慧玲指出,在一个涉及400多例入院病人的身体测评中,发现约有56%的老年人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
  过于忌口
  认为吃素就是养生
  除了牙口不好,吃不了肉引发营养不良外,还有一些老年人是自己把自己给饿瘦的!现在的老年人都热衷养生,有的把吃素等同于养生,这不吃,那也不吃,在饮食上过于苛刻,因此诱发营养不良。一些老人则以为粗粮吃得越多就越健康,于是天天煮粗粮饭,结果吃出胃病来。
  楼慧玲说,即便有一些看起来肥肥胖胖的老年人,腹部脂肪堆积,但四肢却很纤瘦,是典型的“脂肪多,肌肉少”的体形,这是蛋白质和脂肪摄入不平衡的表现,即脂肪吃得多,蛋白质却摄入不足。
  营养不良
  抵抗力大大下降

  营养不良对老人来说危害很大,因为身体消瘦(当人的体质指数BMI≤18.5为消瘦),机体免疫力进一步受到伤害,各种疾病将会接踵而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主任罗冰说,由于营养不良,造血所需的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等原材料就会缺乏,这是造成老人贫血的最常见原因。此外,老年人胃老化,胃分泌的内因子不足,影响维生素B12吸收;老人睾丸素分泌减少,红细胞生成素随之下降,导致血红蛋白不足,都会导致贫血。
  因此,专家建议,缺牙掉牙、身体消瘦的老人,除了及时去口腔科把牙齿修复好,还应到医院看看是否营养不良或者贫血。如果老年人的体重超标,伴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而不是把自己搞得什么都不吃。
  老人每天要吃的食物
  根据2013年出炉的《中国老年人健康指南》,建议老年人每天要吃以下的食物。
  1、膳食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一日三餐中,都要有米、面、杂粮等主食,提倡粗细搭配、粗粮细做,也可将粗细粮混合一起做。建议每人每天摄入1-2两粗粮。
  2、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最好每餐有2种以上蔬菜,每天至少进食1-2种水果,并常更换不同品种。建议每天吃6两到1斤新鲜蔬菜,深色蔬菜最好占一半以上。
  3、适量摄入肉、禽、鱼、虾及蛋类
  建议每天吃1-2两肉类,尽量选择瘦肉;每天吃1.5-2两水产品(有条件者可以多选择一些海鱼和虾类);每天吃1个鸡蛋。血脂异常者,每周可吃3-4个鸡蛋。
  4、一天300毫升奶
  适当多饮奶有利于骨健康,建议每天平均饮奶300ml。有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低脂、脱脂奶。
  5、一两豆制品
  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建议每天摄入30克-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6、控制油、盐摄入
  每人每天烹调油的用量不要超过半两,应少用或不用动物油,多选用植物油,并经常更换种类。每天的食盐量(包括酱油、调料和其他食物中的盐)不要超过5克。某些疾病患者(如高血压、肾病、心衰等病人),每日食盐量还应适当减少。
  贫血老人的膳食疗法
  1、蔬菜牛肉粥
  原料:牛肉40克,米饭1/4碗,菠菜1棵,肉汤1/2杯,土豆、胡萝卜、洋葱少许,盐若干
  制法:将牛肉磨碎。把菠菜、胡萝卜、洋葱、土豆炖熟并捣碎。将米饭、蔬菜和肉末放入锅中煮,并用盐调味。
  2、蔬菜鱼肉粥
  原料:鱼肉30克,胡萝卜1/5个,海带清汤1/2杯,萝卜20克,酱油若干,米饭1/4碗
  制法:将鱼骨剔净,鱼肉炖熟并捣碎。把萝卜、胡萝卜用擦菜板擦好。最后把米饭、海带清汤及鱼肉、蔬菜等倒入锅内同煮。煮至黏稠时放入酱油调味。
  食物要粗细搭配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咀嚼功能和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若吃过多粗粮,老年人难以消化,因此,在煮这些粗粮时,应事先用水浸泡,再加些大米,慢火炖煮,尽量将其烹制得松软,易于消化吸收。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