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体育锻炼来帮助心肌梗塞恢复期的康复?
发布时间: 2016-04-15

太和养老网讯:心肌梗塞是心脏病中的很严重的一种,通常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群,它是一处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一旦该动脉内的血液在狭窄处凝结,形成血栓,或者由于动脉痉挛,使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因而部分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心肌受到损害,这就形成了急性心肌梗塞。

发病时出现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有些老年病人无胸痛,而感到阵发性上腹痛或胸闷、气急、心慌)和体温升高等,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本病的诱发因素有过度劳累或用力过猛(包括用力大便)、饱食、受寒、情绪激动或精神过度紧张等。发病后应迅速送往医院,住院治疗。

心肌梗塞发病后6周左右,就进入恢复期.这时病人大多可以出院回家了,恢复期的康复措施主要为体育疗法:此外,生活要有规律,保持情绪稳定,调整饮食(膳食中油腻要少,避免食用含胆固醇多的食物如蛋黄和动物脑子,适当多吃些瘦肉、鱼类、蔬菜和水果,防止肥胖),以及应用必要的药物。

体育疗法的任务是改善心脏功能和全身健康状况,帮助病人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活方式。心肌梗塞病人在住院期间就可以进行一些身体活动,例如,发病后经过2周就可坐在床上或床边椅子上,3周后可以开始在室内走动:

在出院后的恢复期,体育疗法应以步行为主。开始阶段,每天步行2次,每次15—20分钟(大约可走400—500米)。以后逐步增加,3个月后可调整为每周步行3次,每次走1500—3000米,用20—30分钟走完。每次步行的速度,开始和结束时要慢些,作为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还可练太极拳(通常练简化太极拳)。开始可选练几个招式,随着体力逐渐恢复可练半套或全套。太极拳锻炼可以和步行锻炼相结合,例如先打太极拳再步行,或者今天步行,明天练拳。

体育疗法要掌握合适的运动量,应该在运动时自觉舒适,无头晕、胸闷、憋气的感觉;运动后lo分钟左右脉搏频率已恢复到运动前安静时的数值,晚上睡眠良好。否则说明运动量过大,以后要减小些,如适当缩短运动的时间,减慢运动的速度或增加运动中的间歇时间。如果病人在恢复期内仍有(或出现)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或持续心动过速,就不适合进行体育疗法。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