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保持好心态 健康百岁不是梦
发布时间: 2016-04-20

太和养老网讯:自古以来,人们都向往健康长寿。早在公元前200年,秦始皇就萌生长生不死的欲望。他从市井传闻中得悉,东海有三座神山,仙人居住在东海神山上,常服仙丹,故而长生不老,即令方士带领童男童女几千人前去神山求仙寻药,以求取得灵丹妙药而长生不死。当然,这种长生不死的仙丹是不可能有的,秦始皇还是死了。

时至21世纪的今天,健康长寿依然是老年人的最大愿望。对部分离退休老人的调查资料显示,他们关切的问题依次是:健康长寿、工资住房、医疗保障、儿孙成就、家庭和睦、保健运动、娱乐享受、社会交往、继续工作、增长知识。这足以佐证,老年人最为关切的是怎样使自己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认识的进步,所谓的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但延长个人寿命,活得时间更长,就不只是一种愿望,而是具有现实性。这种现实性就是基于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之上的。因此,人们期望长寿,百岁也不是梦,它可以预期。事实上,活过百岁的人并不少见。1953年我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发现,年龄最长者为155岁。家住广州先烈中路的杨财香老奶奶,1999年3月31日过了她105岁的生日。

1999年谢世的广东革命老人谭天度活到106岁。生于1894年的张振华老太太,她曾经在法国里昂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已经106岁,是成都市134位百岁老人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现在也已经101岁了。更为有趣的是,百岁老人章克标1999年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征伴求侣”的广告,并喜结连理。在国外也有百岁征婚的事例。土耳其北部宗古尔达克市103岁的老妇人哈尔菲向报界表示:“如果有丧偶且年龄在百岁左右,或是不介意年龄差距的男人,愿意无条件下嫁,以解寂寞。”随手拈来,有这么多超过百岁的老人,足以说明人类自然寿命值是可期的。

然而,在实现长寿的探索过程中,发现人的寿命不但依赖于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也依赖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故老年人期望高寿,首先应该重视心理因素。古人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宋朝曾储指出:“善治生者,先治其心。”因为精神(心理)的功力,即使灵丹妙药也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中,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生活需求不断提升,贪欲、拜金思想有蔓延之势,有些人的心理欲望膨胀,因而贪污腐败、杀人抢劫等丑恶现象时常出现。这些社会现象也影响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会损害他们向百岁迈进的根基。

养生,若不注意节制欲望,奢欲太多,必然伤身殒体。老年人以此儆戒自己,即会获得心胸开阔、乐观常在的意境。所以,老年人追求长寿之道,应从“治心”着手,不能只讲生理健康。离开了心理健康的生理健康,那是脆弱的,也不是老年人的真正健康。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