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老年人的心理是否健康
发布时间: 2016-04-20

太和养老网讯:讲到心理健康的标准,其实就像是我们评价身体健康要有一个标准一样,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是一定有些标准的,只是人们的心理健康不像生理健康指标那么具体和客观,因此,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国际上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今天我们提出提出以下五个方面作为心理健康评价的标准,供老年人参考:

1.与年龄相适应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指一个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和运用个人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一个综合的心理特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想像力、概括能力等。老年人的智力集中表现在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刻程度、正确程度、完整程度以及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效果上。智力也像身体的生长、发育、发展、衰老的进程一样,在经历一生中一个高峰期后逐渐下降。人的智力总是受先天素质、社会环境和所受教育的影响。一般来讲,人进入老年期后,由于脑神经系统的老化,记忆力、注意力减退。但是,如果老年人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其判断能力、理解力、推理概括能力的衰退速度会大大放慢,在某些方面还可能胜过年轻人。所以,老年人要正视自己的智力潜力,保持清醒的头脑。事实证明,人老并不一定糊涂。

2.稳定的情绪

情绪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态度的内心体验(感受)。情绪稳定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前者是良好情绪对人的积极影响,后者是消极情绪对人产生的不良后果。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快乐的老人是健康的老人。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暴怒、灰心丧气,其心理是不健康的。

3.统一协调的行为

一个心理健康的老人,他的行为是与社会要求一致的、统一的,思想和行为也是协调的。正因为他的一切行为符合社会准则,做起事来就会有条不紊、胸有成竹。而心理不健康的老人的行为常常是矛盾的、分裂的,做事有头无尾,思想混乱,语言含糊,辞不达意。 .

4.顽强的意志力

意志力健全的老年人能够较长时间专心于某一事物;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努力去做符合自己目标的事情。这种意志特征是健康心理的表现。意志薄弱的人往往心理不健康,常常气馁、妥协、灰心丧气、怨天尤人等。

5.良好的人际关系

老年人的人际交往情况如何,反应老人心理健康状况。人的许多疾病都是由于不协调的人际关系引起的。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既是维持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当一个人远离朋友,喜欢孤独生活,或者与人交往总是不欢而散,往往有心理不健康的倾向。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