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癌症患者的3个心理变化
发布时间: 2016-04-20

太和养老网讯:癌症作为一种严重的疾病,对人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由于迄今都没有找到治愈该病的有效方法,一旦被确诊为癌症,大多数患者仿佛接到了死神的邀请,心理的反应是极其强烈的,人们往往“谈癌色变”。在癌症被发现的初期,病人有震惊、怀疑、紧张、悲观等心理变化,同时,机体方面可能会伴有心跳加快、气促、血压增高、血糖增高和食欲锐减等症状,在治疗期间,病人还可能由于怀疑治疗的有效性或害怕治疗所致的副作用而出现明显的心理变化。

(1)疼痛。癌肿的疼痛多种多样,一般早期比较轻,晚期比较厉害。疼痛的轻重取决于癌肿的性质、种类以及对正常组织侵袭压迫的程度和范围,可表现为局部刺痛、跳痛、灼痛、隐痛或放射痛等,常难以忍受,尤以夜间为甚。很显然,疼痛使患者的心理负担进一步加重,更感恐惧和不安,同时又严重影响饮食、睡眠和休息,形成恶性循环。

(2)食欲减退与消瘦。癌症患者均有食欲减退的表现,且呈进行性发展,继而出现进行性消瘦。这种情况一方面固然由疾病本身所引起,比如肿瘤侵袭以及抗癌治疗的副作用致生理生化发生改变,影响消化功能;另一方面与心理变化有极大的关系。患者由于对癌症的恐惧而引起极其强烈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意志薄弱的病人,一旦得知自己患了癌症,仿佛天就要塌下来了,惶惶不可终13,焦虑不堪,郁郁寡欢,闷闷不乐,不思饮食,并且随着机体状况的恶化情绪愈来愈差,以致精神萎靡不振,最终丧失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和毅力。

(3)治疗反应。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对癌症病人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副作用。癌症病人的手术治疗一般都是根治性手术,创伤程度比一般的手术要大,相应的心理反应也较强烈。比如肺癌患者,要进行肺叶切除,手术前后顾忌的是生命安全,稍后便会担忧呼吸功能受影响等。女性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同样也是顾忌生命安全,2~3个月后,便会担忧手术对形体美的影响以及对性功能的影响等。化疗一般引起头发脱落、恶心呕吐、乏力疼痛等,这些明显的副作用会加重患者早已存在的心理负担,化疗的效果也时常成为其忧虑和过分关注的问题。

通常临床上对放疗的恐惧和担忧主要是针对其放射性,因为一般人都知道,射线对身体有危害,癌症患者可能会忧虑放射性治疗对正常组织的损害,害怕出现放射性疾病,当然,对疗效的关注也是明显的。因此,患者在放疗中或放疗后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