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饮食方法:少吃,饮食花样多
发布时间: 2016-06-14

太和养老网讯:根据当下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专家指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方法,否则会给自己的肠胃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和一些健康麻烦,所以,老年朋友最好选择少食多餐的方法来进食,同时一定要注意饮食要花样多一些,食材的种类多一些,这样对于老年健康是有很大的益处的。

 

现如今的老人们吃饭都比较追求实惠,一个菜炖上一锅,一吃吃上好几天。人的胃口会因为长期吃同样的东西而变差。更不要说本来胃口就不是很好的老年人了。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应该如何健康饮食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

了解下吧。

 

老年人改“多吃点”为“都尝尝”

 

人在步入老年阶段后,体内的各项生理功能发生了改变,其中胃肠功能的变化不容忽视。不少老年人感叹:年轻时吃嘛嘛香,现在要么对什么都没有胃口,要么喜欢吃的多吃上几口就难受几天。

 

的确,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胃肠功能逐渐减退,主要表现在:①胃酸分泌不足,各种消化酶活性下降,影响对食物的水解及消化,导致各种营养素的吸收率降低;②肠蠕动缓慢,易患便秘,增加了有害物质在肠内停留的时间;③舌

上的味蕾减少,使味觉明显减退,对甜、咸等味都不够敏感,不自觉地会增加糖、盐的摄入;④牙齿开始松动甚至脱落,影响对食物的咀嚼等。

 

面对这些变化,如果不科学调整食物选择,容易导致老年人喜欢吃的食物过量吃、不喜欢吃的食物“碰都不碰”。这样难免会出现饮食单调、乏味,并养成挑食和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营养失衡,不利于健康。

 

任何食物都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各不相同,自然界没有哪一种食物能全面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要(唯母乳能提供0~4个月婴儿的营养需要)。只有摄入多种多样的食物,才能满足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因

此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第一条,就强调食物多样的原则,即“食不厌杂”。

 

多样化的饮食对健康有累积保护效应,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延缓衰老、预防营养不良,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细胞的修复能力。但是,老年人的总能量需求减少了,如何才能做到“食不厌杂”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多吃

点”为“都尝尝”,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尝:保证多样化的食物摄入

 

老年人每天的膳食中应包括以下几大类食物:谷类及薯类、蔬菜水果类、鱼虾禽畜肉类、奶类、豆类、烹调油及调味品等。尽量保证每天摄入20种以上不同的食物(日本的膳食指南提出,每天进食品种的目标是30种)。多样化的食

物摄入,可以发挥营养素互补的作用,有利于营养素吸收利用。

 

尝:合理搭配改善口感、增进食欲

 

老年人的口感相对变得迟钝,多尝尝各种食物,以及对各种食物采用不同烹调方式,可以调整食物风味,增进食欲,找到适合自己的食谱。荤素搭配不仅能增加食物种类,烹调出味道鲜美的菜肴,更能发挥营养素的互补作用,提

高营养价值。如:肉末豆腐、土豆烧牛肉、茭白丝炒肉丝、炒三丁等菜肴。

 

菜肴的色、香、味、形都与进食情绪密切相关。不同颜色的食物所含有的营养素不同,如深色蔬菜所含营养素高于浅色蔬菜,多种颜色的食物合理搭配,可提高各类营养素的摄入。注意烹饪方法,食物形状与色彩的合理搭配,以

有助于增进食欲。

 

尝:减少糖、盐的过多摄入

 

糖和盐都属于调味品,是增加食物风味的物质,合理调味可使菜肴味道鲜香可口,尤其是盐有“百味之王”之称。但是,这类食品营养素含量单一,如果摄入过多,对身体有害。老年人味觉减退,对咸、甜味不敏感,当感觉明显

的咸、甜味时,盐、糖的摄入可能已经超量了。因此,老年人可各种食物都尝尝,以避免富含糖、盐食物的集中摄入。

 

尝:控制摄入总量

 

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降低,对能量的总需求减少。如果还是像年轻时一样,对食物的总量摄入不加控制,必然会导致能量过剩,从而容易导致肥胖等疾病,危害健康。老年人应保证每日摄入20~30种食物,但每种都只是“尝

尝”,既保证多种营养素的摄入,又避免能量摄入过多。但要注意的是,尝尝时,也要注意“管住嘴巴”。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