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服药物 慎之又慎是科学
发布时间: 2016-06-16

太和养老网讯:当我们生病时需要服用药物时,一定要谨慎,因为是药三分毒,在生活中,老年人群可能是最常常服药的群体了,不过,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专家提醒老年人,在选择服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以免错误服用给自己的健康带来更大的麻烦。

 

人这一辈子总是免不了吃药,吃药本是为了治病,但如果是老人吃药可一定要慎之又慎。原以为自己吃了药就没事了,但这极有可能是噩梦的开始,提前拉近了自己与“大限”的距离。

 

现在有不少人动不动就吃药,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稍微有点不舒服,就大把大把往嘴里塞药,按照这种吃法,早晚得把自己吃成药物的“集装箱”。吃药虽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毕竟西药的副作用很大,若是毫无选择

性的吃药可能会适得其反。

 

而且,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衰退,特别是肝细胞数量减少,所含药物代谢酶的活性降低,致使解毒能力减弱,药物不良反应增大;再则肾动脉的硬化,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使药物随尿液排出量减少,而产生蓄积毒性

反应。因此,老年人用药之时,除药量适当减少外,对某些攻伐之药必须慎用或禁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类:

 

1.慎用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类药物偏凉,脾胃功能较差、体质虚弱的老人如果随意服用,可能会导致胃痛、呕吐或腹泻等。近年来,临床上已经有多起老年人因服用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引起消化道黏膜出血、造血系统出现轻度障碍,甚至过敏致死

等不良反应的报道,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2.慎用壮阳药

 

老年人性功能衰退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滥用壮阳药物,只能起到饮鸩止渴的作用,对身体极为不利。要想延缓性功能下降,可从调理饮食、适当锻炼等方面入手。

 

3.慎用寒性药物

 

寒性药物对正气的损害很大,虚寒体质的老人常有肢体畏寒、小便清长、面色发白等特征,一旦因服偏凉中药造成不适,将加重阴阳失衡状态,对健康极为不利。

 

4.慎用泻药

 

老年人便秘,大多是因为身体过胖,腹部肌肉无力,肠蠕动减弱所引起的功能便秘,如果靠泻药导泻,容易发生结肠痉挛,使排便更加困难。还有如服用大量或浓度过高的硫酸镁、酚酞等溶液,可能使组织中吸收大量水分而导致

脱水,老年人对水代谢尤其敏感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