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老人在饮食上要注意应加减有度
发布时间: 2016-06-16

太和养老网讯:冬至的时候,羊肉、汤圆等美食,大家都忙着进补。接着又迎来“数九”天,营养师提醒老人朋友,冬令养生虽然需要进补,但老人在饮食上要注意,应加减有度。
冬天,老年人吃些烤山芋、水煮糯玉米、手工面点是常有的事。这些被俗称为粗粮、膳食纤维的食物,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膳食纤维被定义为哺乳动物消化系统内未被消化的植物细胞的残存物。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和非可溶性两种。含量较多的非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是:麸皮、全谷粒和干豆类,还有一些蔬菜和坚果等。可溶性膳食纤维则富含于燕麦、大麦、水果和一些豆类中。日常饮食中常见的富含膳食纤维的食材有:燕麦、黄豆、大麦、玉米、黄豆、黑豆等等。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有:有利于食物的消化;降低胆固醇,预防血管病,可结合胆酸,产生降血脂功效;预防胆结石形成;促进结肠功能,预防结肠癌;防止能量过剩和肥胖;维持血糖正常平衡,防治糖尿病;增强肠蠕动,防止便秘等。专家提醒,尽管它有如此多的好处,老年人饮食也不能过量,膳食纤维摄取量每人每天最好保持在25克。现在这些包装销售的食物商品,一般都有营养参考值,老年人平时可以多留心。
及时为机体供足水分
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对人体生理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季节的变化,老年人对喝水的欲望有所下降。但是老年人每天饮用适量而充足的茶水,对体内经络流通、营养运送都有着很大益处。寒冬里,泡壶热茶也能及时调节体温,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循环血容量。
专家解释,人体对水的需要量受年龄、身体活动量、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变化很大。温和气候条件下,健康的老年人一般每天应至少喝6杯水,约1200毫升。冬天可略作调整,饮水应少量多次,以保体内摄入温润的水分。
少食腌制咸货和“隐形盐”
每到年关,家家户户忙着备年货。老人们灌香肠、腌咸菜,更是忙得不亦乐乎。营养学专家在这里提醒,这些年货食物内所含的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但是一定要注意合理饮食。钠具有调节体内水分的作用。钠、钾含量平衡,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分恒定的条件。心血管功能与糖代谢、氧的利用、维持正常血压都需要钠的参与。血压增高中有20%可能归因于膳食中食盐的摄入。
为预防高血压,专家建议,老年人每天钠的摄取量要小于2.3克,相当于食盐不要超过6克。钠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动物性食物高于植物性食物,但人体钠来源主要是食盐,还有加工、制备食物过程中加入的钠或含钠的复合物,比如酱油、腌制肉或烟熏食品、酱咸菜、发酵豆制品等。这些食物一方面本身含盐,另一方面在烹调或者加工时又增加了盐分。所以饮食上一定要注意菜肴中的“隐形盐”。
希望老年朋友们能好好的照顾自己的身体,注意饮食上的加减有度,一定要合理饮食,这样才能给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才会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晚年。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