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食药本性来养生
发布时间: 2022-11-21

在中医看来,任何一种药物或食物,都有一定的气味,中医称为“四气五味”。它决定着某一种药物或者某一种食物的性能与功效。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辨识,那么在选择食物或者经常作为食疗所用的中药调养身体就更加得心应手。

食物和药物都有自己的“脾气”

四气是说药物或饮食物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如果寒、热、温、凉都表现不明显,就叫做气平。平,即平缓,许多食物,尤其是谷物类食物,大多是气平的,一些性质平和的食物或药物,比较适宜长期食用。

五味是指药物或食物所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另外,由于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称“淡附于甘”;同时,涩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虽然有七种滋味,但习惯上仍称“五味”。

“四气五味”教您分

一般气味相同的食物和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大致掌握一些简单的“气味”归类,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食材、药物保养。

四气药物和食材

寒、凉的食物:如紫菜、萝卜、梨子等,可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平肝安神、通利二便。适合口渴心烦、易热易怒、小便赤黄、大便干结的人。

温、热的食物:如羊肉、大蒜、猪肝等,可以散寒温经、助阳活络等。若出现畏寒怕冷、四肢冰凉、小便清长等,那么就可以食用温、热的食物了。

五味食材和药物

辛味:如辣椒、生姜、薄荷、茴香、肉桂等,可疏通经脉关窍,疏散郁结之气,感冒恶寒、吃不下饭、胃胀胃满、两肋胀痛的朋友不妨一试,食用过多容易耗气伤津,导致便秘、火气大。

甘味:如南瓜、鲢鱼等,可补益气血,缓解疼痛,是常常疲倦乏力、饮食减少、胃部胀痛者的良友,食用过多容易损伤筋骨,感冒者不宜食用。

酸味:如猕猴桃、梅子、醋等,可收涩,适合有久泻、多汗、遗精、遗尿的人食用。但食用过多容易伤齿、发胖,上腹闷涨、糖尿病患者宜少食用。

苦味:如苦瓜、黄连、杏仁、青苹果等,可排热泄毒,经常虚火牙疼、眼睛涩痛、心烦发热的朋友可以适当食用。食用过多易导致消化不良,有胃病、便秘、口干舌燥、干咳体热者不宜多服。

咸味:如海带、草决明、茴香等,可软坚、散结或泻下,食用过多易使血压升高、造成心血管疾病,中风者忌食过量。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