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养生保健
发布时间: 2022-11-21

专家提示盛夏酷暑天尤需防脑中风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 李向荣 中风二科主任、教授

【典型病例】

高温垂钓,致大面积脑梗死

今年68岁的王老伯是位钓鱼爱好者,尽管已持续无雨30多天,但他仍时不时约上几个好友去钓鱼,7月31日上午11时,王老伯像往常一样在江边垂钓。没一会儿,他突然感觉到头晕眼花,随即摔倒在地,昏迷不醒。

在旁的好友立即将王老伯送至湖南省中医院。王老伯的CT检查显示:大面积脑梗死。

该院中风二科主任、教授李向荣告诉记者:“脑梗死,是指脑内血管堵塞,损害大脑所致的一种疾病,是脑卒中之一。”脑卒中也称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

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比如: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血液变稠、血容量不足等。

【保健指南】

高温酷暑下如何预防中风

1.高血压患者须注意定期监测血压,坚持、有规律服用降压药,并根据血压水平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另外,不要相信可根治高血压的广告。

2.糖尿病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好血糖,并定期测血糖,根据血糖调整治疗。非糖尿病病人,需每半年监测一次血糖,若发现血糖升高,须及时处理。

3.每半年至一年左右需监测一次血脂,一旦发现异常,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治疗。

4.戒烟、不酗酒。吸烟酗酒,尤其在炎热季节,更易使血压升高、血液黏稠,促使中风发生。

5.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食蔬菜水果,适当进食高蛋白食物,这样可防止动脉硬化,防止血液变稠。

6.合适的体育锻炼。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主要应掌握运动量,此外,选择晨间锻炼为宜,避免在夏天闷热环境中锻炼,出汗不宜太多,及时补水,并适当加点盐。

7.夏季应适当多饮水,避免血液变稠,防止血栓形成。

8.注意劳逸结合,不久坐,不熬夜。

【专家提示】

高温致血压不稳,易诱发脑出血

在一年四季中,有两个中风的高发季节,一是冬天,一是夏天。

冬天天气寒冷,导致血压升高,容易患上“出血性中风”。而夏天正好与冬天相反,天气炎热,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容易产生各种不适,易导致血压升高,诱发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

且夏季出汗量大,人体水分蒸发过快而不能及时补充,可使血容量不足,血液变得黏稠,因此更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堵塞,引起脑梗死,即“缺血性中风”。另外,有的人把房间空调温度调得太低,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会诱发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发生中风的概率增高。

李向荣认为,无论脑出血还是脑梗死,对病人的危害都很大,重者危及生命。而大部分人都会遗留瘫痪、语言障碍等后遗症,对病人及家属都是一种沉重的打击,造成的痛苦是持续而长期的。因此,中风重在预防,而不是治疗。

中风有征兆,早发现早就医

中风重在预防,但一旦发病,通常会有许多征兆,一定要注意。”李向荣介绍了几个常见的中风先兆,如果发现家人或朋友有以下不适症状,一定要高度警惕。比如:

1 出现流口水,言语欠清晰、不流利等,这表明有中风迹象,可能会突然发病。

2 一侧肢体乏力,口舌歪斜等,应立即就医,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3 哈欠连绵,多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至10天内,频频打哈欠者可达80%左右,这是重要的报警信号。

4 一过性黑蒙,即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恢复,还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及意识障碍。

5 视物模糊,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

面对中风患者的心理压力,李向荣透露,据湖南省中医院中风专科统计,约70%的中风患者可恢复到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患者需保持一种平常心态,既不要急于求成,期望过高,也不要丧失信心而放弃治疗。”

【相关链接】

康复训练对中风患者非常重要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中风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遇到烦心事时,要学会自我调节心情,尽快排遣不良情绪,这样才便于配合医生的康复训练。

目前治疗中风的方法多样,中西医结合往往能得到比较好的疗效。辩证运用中药汤剂和中成药,与西药共同协作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地提高中风治疗的效果。中医认为,中风是多种病理因素导致的经络不通和脑窍闭塞的结果。可采用醒脑开窍、通经活络针灸疗法,提高中风的治疗效果。

除了治疗方法的多样性之外,专家指出,合适的康复训练对于中风患者是非常重要的。中风患者容易出现偏瘫,而患者偏瘫也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即早期、软瘫期、痉挛期、相对恢复期和后遗症期。针对各个不同时期,必须配合康复医生相应的康复训练。

据湖南省中医院中风专科统计,经该院特色诊疗及康复培训后,约70%中风患者可恢复到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但恢复过程缓慢,时间漫长。因此,患者及家人既要有信心和耐心,同时也要有恢复不理想的心理准备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