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来袭患者增多 立秋养生注意祛暑清热
发布时间: 2022-11-21

6日,记者在省人民医院的输液大厅看到,临近中午时分,依然有20多名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其中大多数是老年人。该院急诊科副主任、主治医师王华新介绍,持续高温易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各系统的功能障碍,诱发各种,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孕妇、肥胖人群等热耐受不良者。虽然该院目前未收治重症中暑患者,但轻症患者很多,大部分都伴随心脑血管、胃肠道、呼吸道疾病

头晕、乏力、心慌、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都是中暑的前驱症状。如果您有这些症状,要更加注意控制环境温度,打开空调或风扇,注意休息,尽量避免外出。另外,还可通过温水擦浴等方式促进散热;大量补充含盐液体,如盐开水、加盐的绿豆汤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适当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解暑药品。王华新特别强调,轻症中暑患者如果不注意休息、过度疲劳,很有可能发展成重症。

重症中暑分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等几种。其中,热痉挛多出现于年轻人,如户外劳动者等,症状是腹部、小腿等部位的肌肉抽搐、肌肉疼痛。热衰竭患者多半是缺乏体力的老年人,由于大量出汗,导致循环系统衰竭,出现面色苍白、小便少、口干,甚至休克。热射病是重症中暑中死亡率最高的,症状是高烧、昏迷、不出汗。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暑热难耐,中药解暑凉茶成为许多市民祛暑的首选。记者在市中医院看到,不少市民来医院根据自己和家人的体质,请中医配凉茶方子。市中医院还在门诊大厅,向患者免费提供用藿香、佩兰、稻香陈等中药熬制的爱心凉茶。

相关链接:

立秋养生注意祛暑清热

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立秋时节如何合理安排日常饮食起居?省人民医院传统内科主治医师闫超介绍,立秋的养生要诀是护阳养心防暑湿。

他说,立秋时节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仍要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滋阴润肺的食物,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少食辛辣、烧烤、油腻、伤胃的食物。起居宜早起早卧,多呼吸新鲜空气,多做深呼吸,以及时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不要做剧烈运动,不要过度劳作,可适度慢跑,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考虑到天气依旧炎热,市民朋友可多吃蔬菜、水果,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但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