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道中老年人坚持4件事,隔绝“小毛病”
发布时间: 2022-11-22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万物生发,气候宜人,但也是各类疾病高发的季节。尤其是对于一些体弱易病的中老年人来说,他们更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做好保健养生工作尤为重要。

中老年人容易生病的原因

1、免疫力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的性能也在逐渐下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且痊愈时间较长。对于老年人来说,免疫力下降会引发很多疾病,症状较轻者表现为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消化不良等,症状较重者则容易手脚麻木、肺燥哮喘、久病不愈。

2、滥服保健品

据中国某权威的机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保健品消费人群为中老年人。很多中老年人认为只要是保健品,就对身体有益,盲目服用。医生提醒,保健品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进补得当,才对身体有益,不然反而会危害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3、精神孤单

在现在的生活中,子女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不能经常陪伴在老人身边。很多中老年人过着独居的生活,精神空虚。随着年纪的增大,他们的心理会变得越来越脆弱、孤单,严重者会造成一系列心理疾病。

中老年春季保健要点

1、进补得当

春季老人易上火,导致肺阴亏虚,结核病菌容易乘虚而入。因此,老年人在春季应注意饮食,适当清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如季节性蔬菜芦笋、马兰头等。如需清热润肺,可将鸭梨、马蹄去皮煮水饮用。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在家可以搭配相应药食同源的药材进补,比如中药黄精。黄精主要含多糖类成分,具有增强中老年人机体免疫力、降血糖、抗疲劳等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市面上以黄精为主要成分的保健产品众多,如玉林制药人参黄精饮料等。专家特别提醒,用户服用保健品时应注意其相关资质,尽量选择大品牌,切勿因优惠或宣传广告选择了假冒伪劣产品或以保健品充药品的产品。

2、睡眠充足

春季气温回升,因血管和血流量的变化导致大脑的供氧量略微不足,“春困”现象由此产生。中老年人可在中午安排30-40分钟午休时间,以补充春季睡眠的不足。

3、适当运动

春季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老人的血液循环,改善身体的代谢功能,有益于身体健康。中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早晚进行运动,如打太极拳、跳广场舞、慢走散步等,或者参与一些球类运动。需要注意的是,春季早晚温差大,出门运动时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出汗后应及时沐浴更衣,避免感冒。

4、调整心态

中老年人应经常保持良好愉悦的心理状态,拥有自己的生活交际圈,通过听健康讲座、参加社会活动等方式结交更多的朋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脱离孤僻的生活环境。

微信

客服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