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的术后护理是什么,垂体瘤的发病率高吗?
发布时间: 2022-12-11
垂体瘤是一种危害很大的疾病,目前手术治疗对于垂体瘤有着不错的效果,为了避免手术后恢复不好,或者引起病情反复,所以术后的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垂体瘤的术后护理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护理措施吧。

垂体瘤的术后护理是什么?

1、出血护理

护士应注意观察意识、瞳孔变化。了解手术中出血情况,认真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注意病情变化。

2、脑脊液鼻漏护理

护士应了解手术情况,掌握是否有鼻漏的潜在因素。避免咳嗽和打喷嚏,以防止鼻漏。

有鼻漏者按医嘱平躺1-2周。告诉患者不要用棉球或手纸堵塞鼻腔,不要用手抠鼻孔,不要将药液滴入鼻腔,以免感染。

3、尿崩、水电解质紊乱

护士应严格记录每小时的尿量和入量。200-300ml应及时通知大夫用抗利尿剂。

评估患者出入量,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和量。

向患者解释尿液过多的原因。鼓励患者适当食用含钾、高钠的食物,补充钾钠离子。

每日抽血检查肾全,根据回报结果调整补液量和电解质量。

4、垂体功能低下

做好向患者解释,减轻患者焦虑,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患者恶心呕吐、心悸乏力等表现应与电解质紊乱相鉴别。

对于患者的康复效果,俗话说:三点治疗,七点护理。足以反映护理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护理。以上是如何介绍垂体瘤手术后的护理,我希望能帮助你。

垂体瘤的发病率高吗?

在街上随便找100个年轻人CT或磁共振,10人垂体有影像学问题,垂体瘤,发病率在10%以上。97%上述垂体瘤患者不需要治疗,可以定期观察;剩下的3%需要治疗的患者,只要经过规范评估,95%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肿瘤消失或减少到安全大小以内。因此,垂体瘤并不少见。

据专家介绍,绝大多数垂体瘤患者通过标准化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与许多人对垂体瘤的过度担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似乎对垂体瘤了解得越深,我们就越平静。接下来,我们将了解我们周围垂体瘤的高发病率。

先说垂体。垂体位于脑下,大如豌豆,形状像豌豆。它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分为前叶和后叶。它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素、催产素、催乳素、黑细胞刺激素等。它还可以储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这些激素在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垂体瘤,顾名思义,是一组从垂体前叶细胞发生的肿瘤,主要发生在20到40岁之间,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垂体瘤可分为无功能垂体瘤和有功能垂体瘤,无功能垂体腺瘤占20-25%,大多数功能性垂体瘤不需要治疗,因为它们的瘤细胞可以分泌激素,可以进一步分为PRL瘤(即泌乳素瘤)、GH瘤、ACTH瘤、TSH瘤、LH/FSH肿瘤及混合瘤及未分类腺瘤等。PRL肿瘤最常见的约占40-45%,其次为GH瘤、ACTH瘤,而TSH瘤与LH/FSH肿瘤很少见。一般来说,垂体瘤约占颅内肿瘤,需要住院治疗10%。垂体瘤多为良性腺瘤,少数为癌。

月经不规律,男性阳痿,鞋子数量突然增加,请考虑垂体瘤的可能性,做垂体功能检查。头痛、视力丧失、视力缺陷、突然肥胖伴有血压升高、嗜睡、年轻人比父母高得多,穿鞋突然数量是常见症状,女性闭经、月经减少或紊乱、牛奶溢出、不孕、男性不育、阳痿也容易忽视症状,以上属于泌乳素、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性甲状腺激素、促性肾上腺激素等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各种症状,需要特别注意,不要持有头痛、头痛、脚痛的想法,只在妇科、眼科、男科,最好尽快做垂体功能检查,包括六种垂体激素、五种甲状腺功能。

为了保证垂体功能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建议在检查前一天避免性生活,早餐空腹,抽血前最好在医院坐半小时,更有利于医生的诊断。另外,检查后一切都不好。诊断结果最好交给正规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和内分泌科医生进行分析。有些高值不是垂体瘤引起的。垂体只能通过专家的综合评价进行MR然后根据垂体瘤的性质选择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最后提醒大家,垂体瘤虽然发病率高,但只要治疗规范,并不可怕。

上述就是您对于“垂体瘤的术后护理是什么,垂体瘤的发病率高吗?”疑惑的答复,如有疑惑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