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总疑病要警惕抑郁
发布时间: 2022-11-19

    【93913.com 】(来源:生命时报)生活中,一些老人总怀疑自己身体出了毛病,甚至多次挂专家门诊,反复进行各种检查,虽然各项指标都正常,却依然坚信自己患病。实际上,这些老人可能患上了一种叫“疑病症”的心理疾病。


  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二科副主任医师 李 沫

  《生命时报》 2022-10-28 第1651期 第4版


  疑病症的主要特征是对自身健康过分关心,怀疑自己患病,并持难以消除的成见。更重要的是,疑病症老人会产生对疾病的焦虑、担心,甚至惶恐不安等不良情绪。并非所有老人都疑病,只有过分关注自己的健康、缺乏医学常识或不相信科学、性格敏感多疑、容易进行自我暗示或条件联想的老人,较容易出现疑病症状。比如,一位健康的老人听闻老友死于心肌梗塞后,就对自身轻微胸痛过分关注,怀疑自己也得了心脏病。

  其实,疑病症在老人中并不多见,但有一种易与之混淆的疾病却很常见,即老年抑郁症。据统计,我国 60岁以上老人中约33%有抑郁症状,65岁以上老人存在明显抑郁症状的约16%。与年轻抑郁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情绪低落,反而躯体不适症状格外突出,并因此辗转各大医院,却否认或忽视自身情绪不佳,认为是躯体不适引起的,因此易被误认为是疑病症。

  临床上,常把这种躯体症状明显、精神状态异常不明显的情况称为隐匿性抑郁症。典型的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还可伴有兴趣丧失、早醒、体重减轻、自罪自责等症状。隐匿性抑郁症则往往以躯体不适为突出表现,比如,全身疼痛,如头痛、腰酸背痛、腹痛等;消化系统有腹胀、腹痛、恶心、嗳气、腹泻或便秘等表现;心血管系统出现胸闷、心慌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面红、潮热出汗、手抖、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

  抑郁症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因此,如果老人出现对正常躯体功能过度注意,对轻度疾病过分反应的情况,家人应提高警惕。

  老年抑郁症与心理社会因素息息相关,预防的关键在于减少老人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绝感,增强自我价值感。具体措施包括:保持社会交往,多参加集体活动,多结交朋友;培养兴趣爱好,积极进行户外活动;保持融洽的夫妻关系,子女多关心、陪伴、支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丧偶的老人再婚等。只要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75%以上的患者都可以康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