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职场孤独
发布时间: 2022-11-19
    【93913.com 】(来源:生命时报)见到同事打招呼 挖掘潜力增绩效


  受访专家: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杨 东

  本报记者 张 芳

  《生命时报》 2022-07-05 第1620期 第15版


  如何摆脱职场孤独

  见到同事打招呼 挖掘潜力增绩效

  受访专家: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杨 东,本报记者 张 芳

  德裔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认为,人也许能够忍受诸如饥饿或压迫等各种痛苦,但很难忍受所有痛苦中最厉害的一种,那就是全然的孤独。现实生活中“全然的孤独”虽不多见,特定环境下孤独感的蔓延问题却不容忽视,比如职场孤独。某职场实名社交平台在2018年做过一项万人调查,结果发现,61.47%的人表示在职场中有孤独感,经常孤独的占27.22%,每天都会孤独的也高达21.01%。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杨东说,当一名员工对所从事工作或职场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不能达到预期水平时,就会产生孤独感。主要表现为同事关系微妙、工作中没有朋友,或是感觉所做的事没有意义、毫无价值感。究其原因,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个性使然。性格特点、经济地位、教育水平及个人认知等,都对职场孤独感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比如,内向的人不善交际,相比外向的人更易因人际关系不佳出现孤独感;高依附人格的人对亲密关系渴望度高,然而现实难达到预期,就容易寂寞;竞争意识较强的人总想着超越他人,难以与他人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此外,有研究发现,较少的收入和较低的教育水平也是孤独感产生的重要原因。

  工作没价值。越是重复性高的机械性工作,越难让人产生价值感,员工无法从中体验到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就会感觉孤独。

  负性职场氛围。2019年刊登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积极的人际氛围可以孕育出信任、关爱、相助、赞赏的人际关系,有助缓解职场孤独感;消极的人际氛围,如恐惧、恶性竞争等则会降低员工的幸福感,导致职场孤独。个体在组织中的位置也会影响职场孤独感,比如,感觉自己处在边缘位置的员工,会有被排斥的感觉。

  线上办公多。杨东说,现代人的工作越来越依赖网络,职场中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偶尔聚在一起,也可能是各玩各的手机。这种现实交流频率的降低,同样会强化一个人的孤独感。

  职场孤独感对个人和组织都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员工工作效率降低、创新行为减少,不利于组织发展;长期处于孤独情绪中,员工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损害,不仅易出现焦虑不安、抑郁、恐惧等,还可能使心脑血管病、免疫系统疾病,甚至癌症的患病风险升高。

  孤独感会像饥饿、口渴等感觉一样,通过引起不适,触发警告,促使个体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孤独。但在职场中,仅依靠个人的努力还不太够。杨东认为,缓解孤独感必须对症下药、综合施治。

  个人不擅交际的,要主动学着去提高社交技能。一个人的性格难以改变,但日常工作中待人接物的技巧是可以提高的。多看看相关书籍,积极参加同事聚会,投入到与他人的互动中,通过主动融入来重建社会联系。建议从日常小事做起,比如见到同事勤打招呼、笑着问候,见人遇到难处及时出手相助,面对有小矛盾的同事主动寻求和解,管住嘴少谈论他人是非等。

  若因工作没有价值产生孤独感,试着调整预期,不得已时可考虑换一份更符合个人期待的工作。认真评估目前工作的意义,它能给你带来什么,能满足个人的哪些需求等,明晰了这份工作的未来,有助于做出正确选择,从而降低孤独感造成的消极影响。

  职场环境方面,负责人有责任为员工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研究发现,领导关爱、组织支持均有助缓解员工职场孤独感。特别是变革型领导,能通过个人魅力和感召力以及个性化关怀、智力激发等措施,让员工意识到所承担的责任及任务的重要性,激发其最大限度发掘自身潜力,提升工作绩效,摆脱职场孤独。在为员工创造融洽氛围上,可考虑组织多种形式的团建活动,使其成为员工情感交流的平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