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先要顺气
发布时间: 2022-11-19
    【93913.com 】(来源:生命时报)祛痰先要顺气 宣肺气  理脾气  疏肝气  降逆气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王世彪


  我有一个患者,患慢性咽炎多年,平时痰很多,卡在喉咙里难受,吃了许多化痰药无效,后来找我看,我告诉她:“你吃的仅仅是化痰药,治标不治本,要想祛痰必须先顺气。”古人云:“见痰不治痰,见血不治血。”意思是说,善治痰者必善治气,方为上乘。


  痰既是病理物,亦是致病物质,分有形和无形。产生痰的原因很多,但随气病而生者更多。中医认为,气属功能活动,痰乃水津所化。正常情况下,水液代谢经胃、脾、肺、肾、膀胱等输布,而发挥滋养脏腑经络等作用。若脏腑功能失调,水津不布,必致津液停蓄而生痰。如肺气失宣,水不布散,则气壅为痰;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则气滞成痰;脾失运化,水不转输,则水湿停聚,凝而成痰;三焦壅滞,气化失司,则气结生痰。气病可生痰,痰亦可阻气,两者互为因果。《丹溪心法》云:“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因此,临证中遇到痰饮之病,顺气是治疗的关键一环。顺气就是通畅气机,使机体气机壅滞的症状改善,令痰饮随气运行而消散排出。


  肺气不宣者宜宣肺气。肺气主宣,宜通不宜壅,壅则肺气郁而生痰。常表现为咳嗽痰多、胸膈胀满,多见于肺气肿、阻塞性肺病等患者,治疗宜用桔梗枳壳汤,或服用中成药通宣理肺丸。


  脾胃气滞者宜理脾气。脾主升运化精微,若脾胃气滞,升运失调,精微不行,留而化痰,常表现为肥胖、头重身困、眩晕,多见于三高患者,治疗宜用顺气化痰汤、平陈汤或中成药参苓白术丸、平胃丸等理气健脾以消痰。


  肝郁气滞者宜疏肝气。肝气郁滞亦可致痰凝,导致气机不利,津聚成痰,痰搏气结,逆于咽喉,常表现为咽中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咯之不出之症,多见于梅核气(慢性咽炎)患者,治疗宜用半夏厚朴汤,或中成药逍遥丸和清喉咽颗粒等理气宣肺、降逆祛痰。


  肺胃不降者宜降逆气。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时多表现为咳嗽、哮喘、痰多不出,多见于哮喘患者,治疗宜用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等,方用苏子、莱菔子、白芥子等降肺气以强攻涎。痰阻中焦,多表现为胸闷、恶心、呕吐,多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可选小半夏加茯苓汤。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