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内学蹦跳腿易变弯
发布时间: 2022-11-19

    【93913.com 】(来源:生命时报)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膝内翻(俗称“O型腿”“罗圈腿”)与膝外翻(俗称“X型腿”)是下肢弯曲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家长最焦虑的问题。其实,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恰恰是导致以上问题的罪魁祸首,家长需引起重视,避免人为因素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武文艳 □主任 徐小静

 

1.绑腿

一些地方的乡俗要给婴儿绑腿,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儿童下肢发育有其自然规律:出生后,由于孩子神经及肌张力的特点,会保持宫内蜷缩的姿势,以“O型腿”为主要表现,直到l岁半~2岁,儿童下肢会逐渐变直。绑腿会给下肢血管、神经带来损伤,使骨骼生长的应力方向改变,对腿型造成影响。

 

2.过早托着学蹦跳

十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表现出站立的欲望,有些家长迫不及待早早地托着宝宝蹦跳,但一岁内的婴儿骨骼肌肉尚未发育成熟,还比较柔弱,下肢若长期过早多次着力,就会导致用力不当,容易诱发下肢骨骼畸形。

 

3.使用学步车

宝宝学走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过早或过多使用学步车,违背婴儿生长规律而人为助走,会对宝宝骨骼产生严重影响。学步车滑动速度快,宝宝不得不两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时间长了,容易使下肢骨骼变弯,而形成“X型腿”或“O型腿”。

 

一般情况下,7岁以下儿童双下肢“O型腿”与“X型腿”是对称的弯曲,若没有疼痛、关节僵硬和其他全身的表现,绝大多数都是生理性的。随着骨骼发育,会得到自发矫正,家长不用担心。但如果两脚内踝或两腿膝关节间距超过3厘米,大约是成人的两个手指宽度,或走路时两腿经常相碰、易摔倒,就要考虑可能是病理性腿畸形,要及时就医,请医生鉴别判断。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