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秋冬进补来年少生病补阴补阳看体质

 

2022/11/19 21:40:34 ('互联网')

93913.com 】(来源:广州日报)寒凉和温热,是食疗时选择食物的重要依据。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头晕、恶心、心情烦躁,这是因为夏天温度高、湿度大,热邪、湿邪容易侵犯人体。在这样的天气里,人应该吃寒凉的食物,少吃温热的食物,以祛除暑气。比如吃西瓜,就可以防暑降温。但如果大热天非要吃羊肉,那就会越吃越燥,身体各种不舒服的毛病都出来了。

 

  秋冬季节正好相反。秋冬天气寒凉,身体虚弱的人容易受到寒邪而生病。因为这个原因,在秋冬季节里,人应该多吃温热的食物,少吃寒凉的食物。可以多吃炖肉、大枣、辣椒一类的食物,增加身体抵抗寒冷的能力。如果非要反其道行之,大冷天的吃冰镇西瓜,那多半会拉肚子。


  不过,秋冬要多吃温热的食物,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食物的温、热、寒、凉好比我们用来调整人体温度的"空调",要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和个人体质的不同随时调整。如刚刚进入秋天的时候,天气还比较炎热,气温接近夏天,此时不能着急吃温热的食物,而要像夏天一样多吃一些寒凉的食物。再比如,到了冬天的时候,人们喜欢多吃辛辣、肥腻的食物,但很多人家室内温度比室外高,结果反倒上火了。这时候也不能再吃温热的食物了,而是要视身体的接受程度,适当吃一些偏寒凉的食物来清热祛火。


  秋冬进补,除了要多吃补阴的食物以外,还要注意天气环境和自身体质的变化,在寒冷的环境里多吃性热、性温、性平的食物,在温热的环境里适当吃一些性寒、性凉的食物。


  温热的食物,典型的有牛肉、羊肉、辣椒、韭菜、生姜、荔枝、桂圆、木瓜、核桃、红糖、人参、肉桂等。在寒冷的天气里,为了祛除寒气,可以适当多吃这类食物。


  寒凉的食物,典型的有鸭肉、番茄、菠菜、冬瓜、黄瓜、苦瓜、西瓜、梨、橙子、香蕉、柚子、菊花、沙参等。在气温或者室内温度较高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吃一些寒凉的食物,只要不贪吃,食用后没有明显不适,适当吃一些也没有关系(女子在经期、孕期、哺乳期除外)。如果生活环境非常寒冷(如北方秋冬交替、没有暖气的时候),对于畏寒怕冷的人来说,这类食物就应该少吃或者不吃了。


  有一个虽然不是很准确,但是比较简单的方法,可以区分性凉和性温的食物。一般来说,性寒凉的食物水分较多,吃到肚子里有冰凉的感觉;性温热的食物,口味辛辣、甘甜的较多,吃到肚子里有暖暖的感觉。如果有人脾胃怕凉,冬天没盖好被子就容易大便稀溏,那么他吃了寒凉的食物,多半会感到腹部不舒服;吃了温热的食物,则会感到暖和舒适。另外,食物的温度也和寒凉有一点点关系。盛夏吃的食物温度要稍低一些,避免吃滚烫的食物;寒冬吃的食物温度要稍高一些,不要吃冷食。夏天吃凉菜很解暑,到了冬天,凉菜就要适当少吃一些了。相反,热腾腾的炖煮菜则非常适合在冬天食用。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