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你的腰很受伤
发布时间: 2022-11-19
警惕

  “夭”椎预警黄灯

  腰背疼痛 最常见、最容易被察觉到的临床表现。疼痛时间数天或数年。感觉疼痛的部位较深,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

  大脚趾麻木 穿鞋时一般靠大脚趾用力,于是出现穿鞋、走路时用不上力,甚至脚尖拖地,还有时会出现脚背麻或脚掌麻等。

  腿疼 表现为一条腿(少数人是两条腿)疼、麻、凉、热胀,约有98%的腰椎间盘突出者出现腿疼的症状。

  腰容易扭伤 腰很容易被“抻”到,只是弯腰拿了点东西或洗脸、起床叠被就发生腰痛,很可能不是肌肉拉伤而是腰椎间盘发出的信号。

  脊柱侧弯 如果发现脊柱变得左右扭曲,即便没有腰痛的症状,也可能是腰椎病变的前期症状。

  腰伤最疼5 种人

  坐位工作、经常开车、长期弯腰或腰部处于固定姿势工作的人、超级腰瘦的女性,最可能导致腰部肌肉及椎间盘的急慢性损伤。所以这类人更应当随时注意腰部的正确姿势、防止过度疲劳、防止腰部外伤及受寒,加强腰部肌肉锻炼。

  腰有几种痛  

  我们常说的腰痛,在医生那里有若干种解释,可能是长期疲劳后造成的肌肉劳损,可能是过多的压力引起腰椎间保护层破裂,致使神经受到压迫,还可能因为某个部位损伤退化,其周围组织为达到平衡出现病理性增生……1 和2 可能同时出现,也可能因为有了1 才有2。总之,知道我们伤在何处不是目的,只是为了更清楚因何而伤,在身体健康时未雨绸缪才是爱护腰椎的根本之道。

  腰椎间盘突出与膨出 腰椎间起保护作用的纤维环破裂,椎内的物质刺激、压迫神经。浅层断裂是膨出(较轻),深层断裂是突出。

  腰肌劳损 腰背部肌肉在长时间地绷紧、拉伸后,出现疲劳,形成损伤性炎症。

  腰椎增生 腰椎间盘因长期损伤而退化,椎体就会发生病理性增生,俗称骨刺。

  腰椎管狭窄 除先天因素外,椎间盘退化,也会引起椎管前后呈不同程度的狭窄,压迫神经。  

  数字

  80% 腰痛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仅次于感冒。据统计,成年人一生中几乎80%的人都有过腰痛的经历。

  1/3 约有1/3 的腰伤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

  20-40岁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青壮年,其中约有80% 发生在20-40 岁之间。

  25岁 急性腰痛的首次发作为25 岁左右;30-40 岁的人群中,腰疼频发;腰痛发作高峰为40-45岁,是45 岁以下人群中最常见的限制活动的原因。

  考考你 哪种体位对腰椎负荷最大?

  选择 A 站立 B 坐位 C 卧位

  正确答案应该是B,坐位时身体重力中心移向脊柱前方,腰椎的负荷比站立时大。最好使用有腰托的座椅,可以减小负荷。

  站立时,躯干、双上肢和头部的重量可经椎间盘均匀传到腰椎的各部分。仰卧时,脊柱减少了上身的重量,因而负荷最小。

  当然额外的,在搬提重物时,腰椎尤其是腰椎下部受力最大,受力强度不仅在于物品的重量,还与物品的体积、搬动方式、腰椎弯曲程度有关。

  腰部长期承受超负荷的压力是引起慢性腰痛的主要原因。

  很腰伤的五字真言

  →上班坐、下班也坐→腰椎受压

  有研究表明,人体在前倾20 度坐位时,腰椎间盘内的压力最大。这正是我们在电脑前做报表、上网、打CS 时经常保持的姿势。长期如此坐位,腰椎受压整体下沉缩短,身体的中轴线跟着后移,使椎间盘向后突出。

  → 一天当作25 小时→腰椎过度屈曲

  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腰椎大多处于屈曲状态,过度工作就等于增加腰椎屈曲的时间。统计表明,腰椎屈曲的频度一天中最高的可达3000 - 5000 次。这种过多的、反复的屈曲是造成椎间盘病变最常见的原因。

  →开车时考验腰椎→脊柱被反复拉伸

  科学家们发现,腰骶部的固有频率和行车中驾驶座椅的振动在同一个低频范围,所以开车时腰椎很容易和汽车产生共振。这种共振意味着脊柱不断地被压缩与拉伸,同时使周围组织肌肉也跟着疲劳,影响腰椎间盘的新陈代谢速度,会加速腰椎的退化、变形。

  →露出小蛮腰→影响腰椎的营养供应

  腰部特别怕冷。如果冬天露腰,为了抵御寒气,腰背部的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使得局部血液循环减少,会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椎间盘内压力升高,造成更多的伤害。

  →突受外力→易发腰扭伤

  正常的腰椎间关系富有弹性和韧性,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可承担450Kg 的压力而毫发无伤。但这些力量必须和缓地从正面压下,如果突然受力或在缺乏运动后突然用力,很容易突破它的承受极限,引发腰扭伤。

  正确的驾驶姿势

  双目平视,双手握在方向盘的10 点10 分处,上臂与方向盘呈90 度角。座椅的靠背呈23 度后倾角,坐垫呈7 度向前翘起,臀部置于坐垫和靠背的夹角中,以在操作时不会向前移动为适宜。驾车后,避免立即做搬提物体和屈曲身体的动作。

  腰痛治疗最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 姑息迁就,得过且过

  香港的一项调查显示, 有多于30% 曾有急性腰痛的被访者,当痛症发作时选择“自己搽药膏/ 跌打酒”,并没有寻求医疗服务。

  误区二 腰痛只用止痛药

  腰痛发作时,我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疼痛上,着重选择止痛药,哪儿疼贴哪儿,哪儿疼抹哪儿。殊不知,止痛药只起到皮肤表面麻醉的作用,会掩盖症状。药物只能缓解或控制腰痛,平时正确用腰、保护腰才是腰部健康的根本。

  误区三 初见效果,马上停药

  有时用了一段时间药,症状基本控制住后, 就喜滋滋地随即停药。其实这时,病灶处的炎症只是控制了一部分,尚不稳定,停药后,会马上或者反复发作。

  误区四 按摩师≠专业脊医

  腰痛时,我们习惯借助按摩来舒缓疼痛。确实,按摩能起到缓解作用,但不能除根治本,而且腰部和颈部一样不能轻易按摩,否则容易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事故。专家建议,必须选择对腰椎有相当认识的专业脊医来治疗腰痛。

  误区五 腰痛厉害时大不了做手术,一劳永逸

  腰椎手术是最后不得不用的法宝。腰椎在我们一生中活动较多,经过手术后,这个部位会变得相对脆弱,更容易受到伤害。而且一旦做了“锥体融合术”,就会成为一个为“五斗金”也不折腰的人——已经失去了弯腰的权利。

  强健腰椎Top5

  养成贵族的端正姿势

  贵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姿势永远端正、优雅。这种姿势训练不仅表现礼仪,对腰椎也很有帮助。让我们从每个姿势五分钟开始,逐渐养成良好的体态。

  坐位训练 坐在有靠背的木椅上,髋部、膝部屈曲90 度,腰椎和靠背之间尽可能靠紧,不留空隙。

  站立训练 腰背部紧贴墙壁直立,以腰椎和墙之间伸不进手为原则,然后逐渐屈髋屈膝下蹲。

  步行训练 头上顶一本书,保持腰椎垂直迈步前进,尽量不要使头上的书掉下来;两手各平举一较轻物品,腰椎保持平直,迈步前进。

  保持恒定的体重

  体重的增加不知不觉,而且脂肪最容易在身体中段堆积,所以我们常于不经意中在腰间发现自己的“轮胎”。这些赘肉就是腰上挂的一个个沙包,既增加了腰椎的负担,又使腰椎深埋在脂肪之中,得不到锻炼而容易软弱。

  “大雁式”锻炼腰部肌肉

  发达的腰肌和腹肌可以像一个夹板,很好地保持脊柱在任何运动、静止状态的稳定性,保护腰椎免受伤害。增加腰部肌肉力量最好的方法是游蛙泳。此外,还可以每天做“大雁式” 俯卧位,用力挺胸抬头,双手双脚向空中伸展,犹如大雁在飞。每次抬起动作要持续5 秒钟,然后放松肌肉,休息3 - 5 秒。每天早晚各锻炼一次,每次做30 个。

  保持身体柔韧性

  身体柔韧,腰部损伤的机会就可以减少。练习瑜伽、太极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缓解腰部肌肉紧张。

  适当的床垫

  标准以半硬为佳,有助于维持脊椎正常生理弯曲度、减轻腰酸背痛。过软,会因人体重量压迫而形成中央低、四边高的状态。这样增加了腰背部肌肉的张力,从而直接影响脊椎本身的生理曲线。过硬,使体重集中在2 - 3 个受力点上,容易压迫局部而影响血液循环,必须频频更换睡姿以求调整,因此会干扰睡眠品质。

  现在根据人体力学, 床垫厂家开发出多种规格和弹性的床垫,适合人体各部位不同负荷和人体曲线的需要,我们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小编推荐 壮阳菜谱对于因身体虚弱而造成的性功能减退者,有一定的疗效,又美味可口,经济实惠,富有营养。现将1周中的壮阳菜谱推荐如下 [详情请看> > > > 壮阳 这个星期吃什么?]

 

微信

客服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