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养老信息化 > 我来荐方
我来荐方

 

2022/11/19 21:45:09 ('互联网')

  治口臭方

  平素有口臭的人,如症状较轻,不妨用藿香3克、薄荷1.5克、白菊花6克、绿茶少许,以沸水冲泡代茶饮,能带来清新的口气。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中医学认为,胃火灼盛、肺胃郁热、大肠实热、食滞等因素均可引起口臭,以胃火炽盛者最为常见。故用药多以化浊清火、避秽除臭为主。

  藿香能化湿和中、辟秽化浊,为“除口臭之要药”,内服或漱口均有效;薄荷辛凉芳香,临床证明它对口疮口臭、牙龈肿痛之疾有效;白菊花清热平肝、利咽生津,加之气味清香,能清热除口臭;绿茶善降胃火、消食积,并除口臭,茶水常漱还能预防牙疾和口腔炎。

  以上四味均属清香之品,沸水浸泡后代茶饮,起化浊清胃、芳香避臭作用。最适合因胃火过盛引起的口臭。但牙周或呼吸、消化道疾病等均可引起口臭,这时要及时治疗原发病。

  肩周炎验方

  金不换、七叶莲、红木香、桑枝各30克,以水煎服,每日1剂。能治肩周炎。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中医认为,肩周炎多因气血虚损导致筋脉失养(内因),又复感风寒湿邪(外因)而引起。中药治疗以活血化淤、除湿活络为主。金不换、七叶莲在广西、云南等民间及少数民族中用得较普遍。

  金不换(防己科植物,又名山乌龟、地不容)有清热解毒、破淤消肿、健胃止痛的功效;七叶莲(五加科植物密脉鹅掌柴,又名五爪叶)能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常用于风湿痹痛、跌打骨折和外伤疼痛;红木香能行气开隔、活血止痛,对气滞血淤所致的腹痛或伤痛等有效;桑枝擅祛风湿、利关节。四味相配,有理气化淤、除湿止痛功效,对于肩周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初起引起的疼痛、僵硬等症,有较好止痛效果。

  但治疗肩周炎不宜单靠服药,综合治疗效果最好。药物结合针灸、按摩、牵引以及自我锻炼等,方能取得理想效果。

  土法治粉刺

  皂角刺30克,米醋120克,煎沸后改用文火煎至浓稠为度。取汁涂患处。皂角刺为皂荚的嫩棘刺,全年可采,以9月至翌年3月为宜。

  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中西结合医院皮肤科副教授李斌点评

  粉刺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皮脂腺分泌油脂过多,开口不畅,皮脂淤积,继发感染所致。疏通皮脂腺开口对治疗粉刺具有重要意义。皂角刺为药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的功效,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本方对于红肿疼痛,脓栓不出的粉刺,可以适量外敷,消肿排脓。

  但是,本方系醋熬制而成,具有一定刺激性,面部皮肤薄嫩易过敏者,应先在耳后皮肤试用,无异常后方可应用,以免加重病情。

  花生壳调脂方

  花生壳100克,大枣5只,黄精、首乌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调节血脂。

  国家药典委员会副研究员白晓菊点评

  血脂异常在中医属痰浊、湿浊、肥胖等范畴,是由于长期过食肥甘厚味,伤食碍胃,或久卧久坐,或七情内伤致肝脾功能失常,痰湿内生,阻碍气血运行,营养成分不能敷布周身为机体所利用,聚于肌肉间化为膏脂,形成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

  方中花生壳可调血脂,大枣补中益气,黄精补气健脾,首乌补益精血,同时调节血脂。四药合用,既可健脾益气,化痰除湿,又可调节血脂,因此对治疗血脂异常症有一定疗效。但临床应用时,还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本方对由于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所致的血脂异常症较为适宜。同时,还应配合饮食治疗,避免过食肥甘油腻之物。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老人的情况是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