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餐馆拒绝添加剂咱回家做饭
发布时间: 2022-11-19

?

 【93913.com】?(摘自:人民网)曾几何时,流连于各色餐厅的人群,拎着快餐盒出入写字楼的年轻白领,大行其道的方便面、速冻水饺等食品……几乎成了现代社会餐饮消费的写照。

?

93913.com

?

  随着食品安全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以及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带来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回到厨房,自己动手做起了“私房菜”。在自家厨房,他们不仅找到失去的味道,也找到了安全、健康。

?

  家住天津的老金是个媒体人,十几年来,他总是坚持下厨做饭,尽量不出去吃,除非特别忙的时候才偶尔下馆子:“倒不是为了省钱,关键是自己做饭,选什么食材、放什么调料都清清楚楚,吃着放心。”

?

  “像牛上脑,我每次都是一大早去回民店买,因为那里的牛、羊肉是早晨刚刚屠宰后现场切割的,最新鲜。”老金指着自家厨房里的食材介绍,“还有这些海虾,都是早市上渔民直接拉来卖的,买回来简单处理一下放到空瓶子里,再灌上一点儿水,拧紧瓶盖放到冰箱里冷冻,吃的时候拿出来解冻,不管是烧着吃还是包饺子,口感都很好,夏天可以多买一些,放到冬天一样很新鲜。”

?

  老金说:“因为工作原因,过去总在外面吃饭。可是后来越吃越发现不管在哪儿,每道菜的味道总是千篇一律,除了油大就是口重,有时吃完胃还不舒服。”后来,老金认识了一些开餐厅的朋友,才发现做餐饮讲究的是效率,不可能用心费时地去精雕细琢每一道菜:“客人等不及,餐馆也赔不起,所以鸡精、嫩肉粉、烹调好的半成品全用上了,大火猛炒,油都是直接用大勺舀的。上菜是快了,味道和健康却没了。”

?

  老金以自己最拿手的“干烧带鱼”举例:“真正的干烧带鱼,先把裹好面的新鲜鱼块放在温油里慢慢炸。一锅油最多炸五六块鱼就必须换,否则后面炸出来的鱼就会有异味儿。而且炸好的鱼块必须趁热开始干烧,还要把姜切成细小的‘姜米’用来炝锅烧汁。但有的餐馆提前把好几斤鱼块一股脑地倒油锅里炸熟,捞出来备用,姜也只切成姜片就炝锅,然后就猛倒醋和酱油。等端上来时,不光没有入味儿,连鱼肉都腥了。”

?

  老金说:“自己在家给儿子做饭,没有时间压力,可以慢工出细活;更不可能用劣质调料、用不新鲜的肉、菜。”儿子上高三时,老金常买只现宰的活鸡,用半天的时间炖一锅鸡汤,除了葱、姜、大料外,不放任何其他作料。炖好的鸡肉清香扑鼻,晾凉了可以直接做凉菜,高汤可拌着自己剁的猪肉馅包馄饨,冻好之后用来给儿子做早饭。“儿子上了大学,还时常带家里做的菜回宿舍,和室友一起分享,大家几筷子就吃光了。”说起自己的手艺,老金很是自豪。

?

  和老金有相同想法的人并非少数,网上越来越多的美食博客就是佐证,大家纷纷“晒”出自家“私房菜谱”,互相交流,共商厨艺。知名美食博客“潘潘猫”的博主就在博客首页上写道:“烹饪对我来说不是负担而是爱好。”

?

  “无所不能”的厨房小电器,成了年轻人下厨的好帮手

?

  点开淘宝网,不难发现豆浆机、电烤箱、榨汁机等厨房小电器在热销榜上占据了显眼位置。在一家留学生网站上,电饭煲、带烤箱功能的微波炉和榨汁机被列为中国留学生必备的三种小家电。而在很多人气颇旺的美食博客上,都可以看到热心博主推荐的家用烤箱、面包机等信息。

?

  记者在一些家电卖场了解到,这些年,电烤箱、酸奶机等厨用小家电的销售情况一直看涨。而正是这些小家电的出现,让烤面包、磨豆浆等以前看来家庭厨房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变为简单的操作程序,也让很多在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找到了既省时又健康的美食捷径。

?

  北京的郭颖在一家证券公司工作,每天的生活紧张而忙碌,加班是常事。即便如此,郭颖还是会争取为自己准备一些健康绿色的食品。“多亏有厨房小家电,能帮着自己做一些喜欢的食品,否则天天吃盒饭,身体出问题是早晚的事儿。”

?

  每天早晨起床后,郭颖把头一天晚上泡好的黄豆放进豆浆机自动打成豆浆,剩下的豆渣放进冰箱里,晚上回来用它们和面,然后用电烤箱烤制面包或者豆渣饼。“豆渣本身营养丰富,粗纤维还有利于减肥,这样吃既健康还不浪费。”郭颖拿着一块豆渣饼请记者品尝,清香的味道很是可口。

?

  下班回家,郭颖会用酸奶机做一杯自己爱喝的酸奶,然后再榨一杯蔬果汁。有时,郭颖也用电饭煲炖一锅新鲜的排骨汤,“我从来不用浓缩汤料和鸡精。”郭颖说,“除了中午没办法只能在单位吃快餐,其余两餐都是自己亲手做。”她还打算采购一套专用的豆芽机用来发豆芽和青蒜苗,“自给自足”。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