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科技网
发布时间: 2022-11-19
舌苔厚腻能服补膏吗

            2002年12月28日19 48
  人与天地万物(自然界)相应,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理规律,所以人体经过春、夏、秋三季和自然消耗后,应该在冬季适当进补,以适应气血调理、脏腑补虚的客观需求。冬令进补宜用膏方,但以往不少服用膏方者,不顾舌苔厚腻与否,“一补到底”,结果出现胸腹痞满、食欲减退甚至咽痛口干或鼻血等不良反应,结果补虚不成反添病症。所以膏方并非人皆可服,尤其舌苔厚腻者不可肆用。“服膏者”亦必须辨证观舌、量体施补。

  舌诊是中医的一项重要诊断方式,是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之一。舌象能客观地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病情的进退,疾病的寒热,病邪的深浅。在外感热病、脾胃疾病中,舌象的变化尤为明显。古人称“舌为心之苗”、“舌为脾胃之外候”等,就是说体内气血的盛衰和心、脾、胃等内脏变化,易从舌苔上反映出来。一般薄净苔(胃气上蒸而形成的,呈明显的颗粒状)、淡红舌为正常舌苔。此时症情相对稳定可以施补。舌苔由薄增厚而病进;舌苔厚为邪盛;苔腻而似乎盖着一层肮脏的物质者,称为“垢腻苔”或“浊腻苔”。舌苔腻,提示湿、痰等较多。厚白腻苔提示有痰湿(多兼有口腻、胸闷、食欲不振等症状)。黄腻苔多表示湿热。黑苔一般多表示病邪较盛(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如脓毒血症、坏疽性阑尾炎、腹膜炎、胆囊炎等;但在慢性病中如慢性支气管炎尿毒症也可见到)。黑而厚腻多夹痰湿。腻苔满布全舌紧贴于舌面者,称为“肯苔”,表示上述病邪极盛;舌中心腻或舌根腻,大都见于慢性病,这种腻苔较难化掉。

  舌苔垢腻一方面表示内有浊邪,如湿浊、痰浊;另一方面胃气(消化功能)已虚,此时虽有虚症,但“虚不受补”。因为一般补虚药大多药性比较粘腻,难以消化,如用之必然会加重脾胃负担,反而出现消化不良、喘闷、腹胀等副作用,而腻苔更难化掉,犹如“雪上加霜”。此时,先应祛邪化湿,使厚腻苔由厚转薄,病邪退去。同时,必须保护胃气,不使胃气挫伤。舌苔厚腻者不宜服用补膏,如需进补,一定要考虑脾胃的承受能力,在脾胃功能恢复后,方可用补。也可在服膏方前先用“开路药”,即调理好脾胃,如藿香正气、香砂六君之类。或在补膏中加入理气化湿药、健脾药,如白术、陈皮、砂仁、枳壳等。

  总之,服补膏者要时时观察自己的舌苔,或求教于医生。如在进补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须立即停止,求医解之。做到该补则补,不该补则停,使你真正补有所得。

  青年白领进补别盲目
 

新民晚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