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2)
发布时间: 2022-11-19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问题,是树立在马克思主义学说框架之内的。依据唯物史观的原理,在社会构造中,文学处于观念上层建筑的位置。文学的内容及其社会性质,要受到经济基本的影响,亦即文学可以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其意识形态属性由经济基本的性质所决议。这壹特性,使得我们在认识文学天性时,不能仅仅把它当做消遣和娱乐品,还应望到文学具有的思惟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是我们在现实社会中讲求文学的意识形态问题、讲求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的基本目的和意义。但是,毋庸讳言,理论界中仍有壹些认识,不了解理论建设时学说基本的主要性,去去简单地对“意识形态”内涵做拾分宽泛的理解,形成了文化哲学基本上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依照这个话语体系,“意识”的所有产物或所有集团性的意识都是“意识形态”,在这壹意义上说“文学是意识形态”,就没有了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此时的所谓文学“意识形态性”,不外是指文学具有“意识性”,完全显现不出同经济基本和社会性质的关系。因之,这场论争中的壹个主要问题,实际上是要不要坚持唯物史观原理,要不要在唯物史观学说基本上认识文学天性与意识形态关系的问题。

作  者 董学文出版日期 2009-06-01出版。

文学天性与意识形态关系
 文学实质与审美的关系
 文学与意识形态问题
 新时期的文学意识形态问题研讨
 文艺与意识形态 从理论视野到文移疼念
 文艺意识形态观念的演入
 关于文学艺术实质与特性问题的再探讨――与董学文、马建辉、李志宏等同志商榷
 文艺实质 是意识形态的仍是意识形式的
 略论文学与意识形态之关系――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谈起
 论文艺理论上意识形态“中性化”的倾向
 在唯物史观基本上认识文艺的天性
 也论文艺实质视角的意识形态
 文学实质界定中“意识形态”术语复义性考略
 汉语语境中意识形态概念泛化源头略说――以李大钊壹玖壹玖年后壹些文本为考察对象
 意识形态与早期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对“文学为意德沃罗基的壹种”命题背景的考察
 从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望文艺的实质和特性
 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这壹基本教授教养问题的两点思考
 审美视域中的意识形态
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剖析
 文学实质界定与唯物史观
 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对“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之反思
 “审美意识”加“形态”的理论实质――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逻辑起点”的逻辑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观点之质疑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难题
 如何精确认识和评价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与冯宪光教授商榷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吗?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与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审美意识形态”与批判理论的学科化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吗?
 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几个问题
 审美意识形态献疑与文学实质刍议
文学意识形态问题论争评介
 归到马克思主义的维度――评(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
 “泛意识形态化”倾向与当前文艺实践
 批判抑或存疑――“文学意识形态”和“审美意识形态”的困境
及解决之道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背后的知识分子潜在心理
 近叁拾年文艺意识形态论争与反思
 审美意识形态 走出文学实质论――对“审美意识形态”论争的反思
 关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争的梳理和反思
……
附录

购买这本书 当当网;书名 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2)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