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小儿哮喘
发布时间: 2022-11-19

  一.寒性哮喘治则 温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方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加减 痰白清稀,加象贝10克、杏仁10克;哮甚呕吐,加旋覆花10克(包煎)、代赭石15克(先煎);    形寒无汗,加防风10克、苏叶10克。    主方分析 小青龙汤发表温里,是治疗寒性哮喘的一张代表方剂,三子养亲汤平喘化痰可辅助用之。    方中麻黄是主药,用以宣肺平喘,其用量可稍大于一般用量,半夏化饮止呕,于姜、细辛、五味子温肺镇咳,桂枝、芍药与麻黄共起解表作用。    处方举例     麻黄6克杏仁10克半夏10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干姜3克款冬花10克苏子10克(包煎)白芥子10克甘草6克    二.热性哮喘治则 清肺化痰,宣肺平喘。    主方 麻杏石甘汤加减。    加减 痰多色黄,加全瓜萎10克、海浮石10克;    眼鼻痒,加蝉衣6克、防风10克;大便秘结,加生大黄6克(后下);热象显著,加黄芩10克、鱼腥草15克。    主方分析 麻杏石甘汤辛凉宣肺,用于哮喘肺热有表证者,若需加强平喘之力,可与苏葶丸同用。方中麻黄合生石膏起清肺宣达之功,杏仁化痰降气,甘草调和诸药,并可缓和哮喘发作之势。    处方举例     麻黄6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苏子10克(包煎)葶苈子10克象贝10克款冬花10克黄芩10克地龙10克甘草6克    三.虚实兼夹治则 温肺平喘,补肾摄纳。    主方 小青龙汤合局方黑锡丹加减。    加减 神萎脉微细,加生晒参6克、龙骨30克(先煎);端坐汗多,加参蛤散吞服,且日2次,每次3克;四肢不温,加附子6克(先煎)、巴戟天10克。    主方分析 小青龙汤发表温里,降气平喘,局方黑锡丹温摄肾气,两方合用平喘扶正,为标本同治之法。运用局方黑锡丹,必需包煎,不能吞服,因方中含有青铅。以发作时张口抬肩、面色苍白、多汗肢冷、脉细虚烦为使用黑锡丹的主证。若虚实兼夹,偏于阴虚有热者,则可改用射于麻黄杨合都气丸加减治疗。    处方举例     麻黄6克桂枝6克细辛3克干姜3克五味子6克自芍10克白芥子10克苏子10克(包煎)甘草6克局方黑锡丹10克(包煎)哮喘缓解后,以扶正培本为主。属肺气虚者,用生脉散加减;脾气虚者,用四君子汤加减;肾气虚者,用金医肾气丸加减。或吞服紫河车粉、脐带粉,每日3次,每次3克。    治疗小儿哮喘,必须辨明寒热虚实,儿童时期以热性哮喘占多,寒性哮喘次之。新病属实,久病必虚,当哮喘久发不愈,必然出现以肾虚为主的虚象,治疗时需标本兼顾,加入补虚摄纳之品,温补可用局方黑锡丹,凉补可用都气丸,平补可用参蛤散。哮喘发作与小儿体质过敏有关,因此在处方中可加入一些具有抗过敏作用的中药,如防风、乌梅、蝉衣、白蚕、红枣等,加强平喘功效。哮喘是一个反复发作的病证,因此必需抓紧缓解期扶正固本的治疗,运用中药内服、穴位敷贴、冬令膏方进补等,以达到减少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甚至不发作的目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