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初上路闻味识故障
发布时间: 2022-11-19
私家车的不断增多,衍生了许多只会开车不会修车、只知驾驶不识故障的有车一族。他们往往即使闻到车内异味,也不知道异味来自何处,致使一些车辆小毛病因得不到及时维修而发展成大故障,甚至酿成车祸。俗话说 窥一斑而识豹,察一叶而知秋。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些有着丰富驾驶经验的老司机,就如何通过车内异味判断车辆故障,为那些只会开车不识故障的新手提供参考。塑料有糊味祸端在电器如果在行车过程中车内传出阵阵塑料制品产生的糊味儿,大多是车辆的电器线路过热所致。需要提醒驾驶人注意的是,由于电线外的包皮一般较薄,即使线路已经发生过热现象,也不会像离合器片烧坏时产生那么大的气味。但电线烧损,大多伴有局部冒烟或局部发热现象。因此,一旦发现上述情况,驾驶人必须马上停车查找原因,否则可能造成电路彻底损坏,发动机拉缸甚至整车自燃。浓重焦糊味多在离合片行车过程中,如果车内人员闻到了有非金属材料烧糊的特殊气味,一般情况下应该是爱车的离合器摩擦片有烧损、过薄或过热的现象了。通常,这种糊味中一般还夹杂着焦臭味儿,因为离合片的材质是由橡胶和石棉等多种材料复合而成。焦糊气味产生后,如果离合器使用起来很正常,也没有明显难挂挡或起步困难的情况,就应该停车并下车仔细闻一闻气味来自哪个部位。如果下车闻到的气味并不来自车的前部,而是车后部,那么驾驶人就要检查后制动系统是否有摩擦过热现象。橡胶出糊味留意多部位一般情况下,如果车内出现橡胶烧糊之类的气味,驾驶人应留意以下几个部位 检查车前发动机舱内的传动皮带是否松弛打滑,检查制动蹄片及轮胎有无过热现象。通常,当车辆制动器和轮胎发出“气味”警告时,驾驶人应马上让车辆靠边停车,等刹车片的温度自然降低后再驾驶,切忌采用冷水浇泼刹车片的办法。另外,一些橡胶软管温度过高也会发出橡胶糊味,这就需要驾驶人凭自己的经验来判断。闻有生油味多因漏油致所谓“生油味”即未经燃烧的汽油味。如果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总能闻到没有燃烧过的汽油味,多数是车辆漏油所致。因此驾驶人必须停车认真检查,只有确认了车辆的漏油部位与严重程度后,才能决定是否继续开车上路。通常的做法是,驾驶人闻到异常的生油味时,应立即熄灭车内的香烟等明火,同时将车辆远离主路,避免与过往的其他车辆发生事故。如果车辆油箱受到意外磕碰或撞击(如拖底),也可能使未经燃烧的汽油发生渗漏。如果遇有这种情况,可用嚼过的口香糖堵住漏点,然后尽快就近送往修理厂维修。电池臭难闻电解液泄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如果有一种难闻且刺鼻的臭味发出,多数是蓄电池出了毛病。通常,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湿式电瓶身上。按照工作原理,湿式电瓶需要通过电解液来完成车辆所需电能的储存和转化。电解液一旦发生泄漏,就会产生一种刺鼻的味道。如果电解液消耗过多以至于亏损时,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电机就会向蓄电池强行充电,从而使蓄电池充电过热产生白烟,气味更加难闻。这就需要驾驶人对车辆电瓶进行及时维修或更换。本报主任记者吕良德

微信